抓文化之根 育精品茂叶 连平大力挖掘客家特色文化
核心提示
“文化是根,根深才能叶茂。连平就是要挖掘、保护、利用好传统文化之根,以培育出更多的文化精品。”日前,连平县县长钟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连平非常重视推进客家文化建设,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以促进绿色新连平的建设。
连平将举办第八届忠信花灯节,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据不完全统计,至今连平发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有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俗、饮食、民间手工技艺、民间文学、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等10 个种类208 个项目,并先筛选50 个项目作为连平普查、申报的名录。
而忠信花灯是连平民间一朵古老的艺术奇葩,它与忠信吊灯习俗相承载,同属连平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 年5 月,《忠信花灯》以民间美术类被列入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 年6 月,《忠信吊灯习俗》以民俗类被列入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已上送申报国家级项目。
钟明表示,连平将加强文化普查,积极做好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挖掘客家特色文化,精心打造以“九连文化之都、青山绿水桃园”为主题的文化品牌。
保护与传承并行并重
钟明说,当前,连平的客家文化建设首先要在挖掘、保护、利用上下功夫,要用文化建设来推进客家文化发展。“客家文化建设重在挖掘, 挖掘出来才能保护,然后才能加以利用,利用是目的。”他介绍,文革时连平的传统文化受到很大的破坏。“这需要我们去挖掘,然后才能保护,就算时机不成熟,也可等到下一代来保护。”
其次是在传承和发展上下功夫。钟明表示,现在许多传统文化都后继无人了,如连平的鲤鱼舞,原来传统上是由男人来表演的,现在表演主角都由女人来担任了, 因为很难找到男人来继承。连平要加快客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要改变这种现状,使之兴旺起来。
此外,推进连平客家文化建设还要在建设文化载体和产业上下功夫。钟明说:“文化都有表现形式,也就是载体。我们要靠热爱客家文化的文化人来营造连平的文化氛围。”连平现在已有摄影协会、音乐协会、书法协会等各类民间组织,要发扬传统文化,就要把这些民间协会组织起来,搭建一个平台对外展演。要在精神和物质上支持他们,使之能发挥传承客家文化的带动作用。为此,连平还将引入有理想、有实力、有文化的投资者来建文化实体,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本报记者 谢素德
更多信息详见河源民生论坛: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31502&highlight=%B9%C5%B4%E5%C2%E4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