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张晓斌 一个冒“傻”劲的巡警 一个有悟性的刑警
作为一名刑警,张晓斌(左二)和同事们办起案来,总是没日没夜,快餐成了家常便饭。
有人说,他是一个冒“傻”劲的巡警,也有人说,他是一个有悟性的刑警。不论是干巡警还是干刑警,遇到案情,张晓斌这位22 岁加入警察队伍,从警14 年的老警察总是会说: “我去吧!
一个冒“傻”劲的巡警
“说他是一个很‘傻’的民警,一点也没错。”14 年前的巡警机动中队长,现任市公安局督察支队长的刘运华说。
据刘运华回忆,1995 年7 月1 日,张晓斌加入到巡警支队机动中队。当时中队有30 多名民警,负责城区上岗巡检、一般治安违法和突发事件的处理。别看城区面积不大,但巡警的工作量可不轻,每个民警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说起张晓斌肯干,在中队里是出了名的。
刘运华说,当时的民警没几个会驾车,张晓斌会。按规定必须得开车上路巡逻,于是除了本职工作外,张晓斌成了其他执勤民警的“司机”。有时候,刚下班还来不及歇息喘口气,他又被拉到另一个组,开始“加班”。这样的“客串”工作,他一干就是一年多,不管刮风下雨,从未有过推辞。
1997 年,市公安局进行轮岗,张晓斌本可以选择轻松一点的警种。谁都知道,巡警、刑警的工作都辛苦,但后者更辛苦,大案要案来了,就得没日没夜地工作,有时是几天,有时是一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干刑警还要面对穷凶极恶的犯罪嫌疑人,危险系数高。当时的张晓斌却犯“傻”了,说:不怕,我还年轻,需要去锻炼。最终,他选择了刑警工作。
正是因为这份“傻”劲,他与刑警工作结上了缘。刘运华说,他本可以领一样的薪水,选择一个较为轻松的岗位,但他就是这样的人,明知道前面的路坎坷不平,仍一直向前走。
一个有悟性的刑警
1997 年,毕业于政法学院的张晓斌进入了支队长徐建新的视线。
张晓斌被调到刑警支队四大队。四大队主要负责两抢一盗和走私案件,跟着老刑警上岗办案,每接手一个案件,他都会提出问题,反应也相当敏捷。
徐建新记得,有一宗抢包案,一名犯罪嫌疑人骑车从背后抢走事主的包。当时,办案民警将此案定性为抢劫案。张晓斌仔细地走访事主、调查现场,最终得出“抢夺”的定性。
“送他到深圳参加培训,回来后他很注重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办案实践中。”徐建新说。2007 年3 月15 日,市区富景小区发生保姆被杀案,犯罪嫌疑人作案后藏匿在老城区上城附近。3 月 18 日深夜,正在休息的张晓斌来到这片出租屋,很快便打探到线索,数小时后,两犯罪嫌疑人落网。
一个冲在最前的警察
在刑警支队干的时间长了,徐建新越发欣赏张晓斌,这个刑警话不多,办案时总是冲在最前面。
2005 年夏天发生的一宗绑架案徐建新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正值河源遇上百年罕见的洪灾。这时警情传来了,一市民被人绑架,对方勒索100 万。“我去吧!”还没来得及吃饭的张晓斌立即请缨,很快其他干警也报名了。
匆匆赶到案发现场,张晓斌锁定绑匪在东源仙塘镇的一个山庄里。驱车加步行,他和其他民警最终靠近了绑匪的藏匿地。一打听,附近翻山过去有条小河,绑匪可能从那里逃脱。“我带人去守在那里。”张晓斌再次请战出发。
过了20 分钟,“轰”的一声山那边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徐建新的心立即提起来了,赶过去一看,山体滑坡了,幸运的是张晓斌他们掉在不远处的泥坑里,一身泥泞地爬出来了。原来他们刚跑过山坡,侥幸逃过了一劫。
当天,民警解救出1 名人质,抓获4 名嫌疑人。据嫌疑人交代,原本想通过小河逃走,没想到民警牢牢地守在那里。
案子结了,支队准备给张晓斌请功,张晓斌却轻描淡写地说:“你们在抗洪,我们可没赶上第三次洪峰。大家都在干活,我立什么功啊?”
“抓富景小区保姆被杀案的嫌疑人,他也是第一个冲进去,把人压倒了。他没穿防弹衣,当时我就批评他,抓人虽要紧,可怎么也得注意自身安全啊。”徐建新说,有时自己也拿这个敬业的张晓斌没办法。黄丹 刁城帮 谢秋波 李燕南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