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几名老人高山之巅建故宫亭
和平县上陵镇海拔上千米的蛤蟆嶂有座故宫亭,里面安放着毛泽东、孙中山、周恩来、朱德、陈毅等5 位伟人塑像,供人瞻仰。据悉,这故宫亭是增公坑村民曾秀兰与刘月铃、黄尚南、卢文化等人近30年来四处募捐善款而建起的。
昨日上午,记者冒雨前去探访。从和平县城驱车40 多公里,就到达了增公坑。
高山之巅建有亭
登上蛤蟆嶂主峰,玲珑剔透的故宫亭,耸立于蛤蟆嶂之巅。亭子用材讲究,造型美观,6 个粗壮的木柱,柱边设美人靠椅,飞檐翘角上贴着褐色的琉璃瓦。
顺着栏杆,信步登上位于故宫亭二层的瞻仰室。瞻仰室面积不大,仅能容3 人并排瞻仰。室中间矗立着毛泽东的塑像,孙中山、周恩来、朱德、陈毅的塑像依次排列,塑像群上方贴有对联 “同舟共济”。
多方募捐筹资金
随同的刘月铃说,这故宫亭是为纪念毛泽东和当年活动在蛤蟆嶂的游击队战士而建的。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她与曾秀兰、黄尚南、卢文化等开始四处募捐。2000 年,他们终于募得近7 万元善款,选址蛤蟆嶂顶建起了这座龙船型故宫亭。2004 年,他们开辟了便道。2005 年完善了厨房和山泉引水工程。在他们的感染下, 很多热心人士也纷纷解囊,捐钱捐物。
和平、江西定南县一些人得知这里有个“故宫亭”后,纷纷慕名前来探访,为了方便游客上山瞻仰,最近,曾秀英、刘月铃等人又筹资约15 万修建蛤蟆嶂盘山公路。目前公路已开通了2.6 公里的雏形道路。
蛤蟆嶂山有故事
据刘月铃老人介绍,当年红军游击队三南队经常在增公坑蛤蟆嶂一带活动,肖琴书、何友达等人带着部队常在这里宿营、训练。至今在蛤蟆嶂山窝里还有一个被当地人称为红军岩的岩洞。曾在北京被毛主席接见过的革命母亲——肖母就曾在这岩洞住过很长一段时间,为战士们补衣服、编草鞋、为受伤战士疗伤。
在刘月铃老人指引下,记者找到了一个洞口。洞口很小,仅能容一个人爬着进出。记者屈着身子爬进洞里,里面却显得相当宽敞,人可以直起身来自由行走,里面住上二十多个人也不显得拥挤。随同的卢文化告诉记者,他小时候,还跟爷爷一起给藏在洞里的游击队员送过粮食。
本报记者 张涛 特约记者 陈仰天
网友报料详见河源民生论坛: 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39461&extra=page%3D2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