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走出了一条“特色”预防路子“仙塘模式”在全市推广

      本报讯(记者 刁城帮 通讯员 吴宇峰 李冰)经过5 年的探索,涉农职务犯罪预防“仙塘模式”终结硕果。昨日上午,市检察院在东源仙塘向全市推广这一做法。5 年来,仙塘镇基层村干部涉农职务犯罪为零,干部廉洁,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群众满意的良好局面。

      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郑新俭,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市预防委主任彭定邦,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瑞凤参加了推广会,并对“仙塘模式”给予肯定。

      据悉,1995 年至2004 年间,东源仙塘有21 名村镇干部涉嫌违法违纪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其中有 10 多名村干部被判刑。2005 年6 月,共同预防涉农职务犯罪会议在东源仙塘召开。当地镇党委班子结合仙塘是东源经济重镇,涉农流动资金频繁,主动与检察机关开展了“ 涉农预防职务犯罪” 共建工作。

      但在当时,这一做法遭来不少质疑的声音:村干部并没犯罪,为什么要请检察院的人来?检察机关来监督会不会影响基层工作?面对这些质疑,仙塘镇领导班子提出了“围绕发展抓预防,抓好预防促发展”的模式,与检察机关共同探索涉农预防职务犯罪的新路子,找准方向,制定措施,采取“参与不添乱,到位不越位”的原则,将涉农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在该镇试点。

      几经努力,仙塘涉农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形成了“党委重视、检察指导、健全制度、接受监督”的“仙塘模式”。以前,一些怕检察机关监督“影响”工作的村官,经过转变观念,主动要求开展涉农职务犯罪预防共建工作。目前,仙塘镇13 个村都建立了涉农职务犯罪预防机构,与检察机关结成预防对子。通过开展涉农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5 年来,仙塘镇基层干部涉农职务犯罪为零。

      “仙塘模式”不但廉洁了村班子,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09 年,仙塘全镇工业总产值36.39 亿元,农业总产值7564.5 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54 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607.6 元。开展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给仙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尝到了甜头的村干部干劲更足。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郑新俭认为“仙塘模式”走出了一条 “特色”预防的路子。彭定邦指出,各县区要学习“仙塘模式”,不断推进我市涉农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上新台阶。






上一篇:完成税收19.83 亿元 地税收入再创新高
下一篇:外出乡贤送温暖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