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市区急救中心各自为政 多家医院重复出诊白忙活不少

核心提示

      作为全市急救中枢,120 急救中心关乎许多市民安危。目前,我市基本形成了以120 为主、各大医院急救中心为辅的急救系统。但是,各个急救中心都是各自为政,急救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近日,本报接到不少市民反映,建议设立全市统一的紧急救援中心,统一调度,统一指挥,让120 更好地为市民服务。本报记者深入体验,详细调查了解我市120 急救中心的现状与困境。

1 月14 日,120 急救中心医护人员在转运交通事故伤员。

体验:快速急救

      1月14日。

      12:48:“您好!120急救中心。” “205 国道原热水收费站往前两公里处发生一起车祸,两人受重伤,快来救人!”电话那头传来一阵急促的声音。

      记下对方电话号码后,120 接线员小杨立即通过内线电话将相关情况告知抢救室值班人员。

      12:50:120 急救车司机陈师傅启动车辆,急诊科罗医生和一位护士上车。

      13:05:急救车赶到目的地。车还未停稳,罗医生和护士就推开车门,下车,验伤。现场目击者说,两位伤者当时骑着助力车横穿马路,一辆从连平方向驶来的福田牌大货车正好经过,将助力车撞倒。对伤者各项体征进行检查后,罗医生说,伤者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但基本没有骨折,没有大出血。随后,医生、护士、司机三人合力将伤者放入担架抬上车。安置妥当后,陈师傅开车往回赶。此时,交警也赶到现场开始勘查。

      13:22:120 急救车一路呼啸而过,赶到市人民医院。车一停稳,早就等候在急诊科门口的医护人员立即上前,搬运伤员。两名伤者被转往治疗室,医生对他们的伤口进行清创治疗。半小时后,清创结束。这时,罗医生感觉有点饿了,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有吃中午饭。

      “这还不是最忙的。”罗医生说,他们最忙的时间是晚上6 至8 点左右。夜间交通事故、醉酒斗殴等致伤事件较多,120 电话应接不暇。

难题:各自为政

      “ 今天挺幸运的,没有出空诊。”在回医院的路上,司机陈师傅说,假求救、恶意骚扰、重复出诊, “扑空”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重复出诊。“有时当我们到达现场时,其他医院的急救车也赶到了现场。”

      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徐主任说,多家医院重复出诊导致的空诊占到120 全部出诊的近三分之一。这种重复出诊的情况主要发生在市区的交通事故伤员抢救中。据他了解, 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者目击者有时会分别打电话给不同的医院求救,这些医院接到电话后,都会立即派车赶到现场。

      据了解,目前我市市区包括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长安医院、同济医院等多家医院都开设有急诊科或者急救中心,急救网络已经非常健全。可是,因为尚未建立120 统一急救平台,无法实现统一调配,多家医院重复出诊的情况时常出现。

困境:超负荷运转

      14 日中午,市人民医院急诊中心输液大厅里,50 多位病人正在输液。病人和他们的家属,挤满了整个输液大厅。据市人民医院统计,该院急诊科每天接诊病人 150人次左右。

      “现在我们基本上是在超负荷运转。”该院急诊科徐主任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与河源市120 急救中心,其实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既要担负市区院前医疗急救(120 急救车前往抢救),又要负责医院急诊治疗(病人自行赶到医院)和危重病人的抢救。急诊科有一位副主任医师和六名主治医师,每天都忙不过来。人手紧张,有时 120 急救车还得等医生在抢救室里做完手术才能出车。

期望:统一调配

      “听说其他地级市都建立了统一的120 急救中心,我希望咱们河源也能这样做。”接线员小杨说。

      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徐主任跟小杨的想法一样。从外部看,目前我市各大医院基本上都设立了急救中心,因为缺乏统一调度和协调管理,经常造成多家医院重复出诊。徐主任说,从内部看,医院的急救中心不光要担负院前急救,还要负责医院急诊治疗和危重病人抢救,身负多项重任,往往是疲于奔命。“这样一来,表面上看,河源的急救系统非常健全,但实际则是非常混乱,市民对此也有不满。”徐主任建议,将120 急救中心从市人民医院剥离出来,另起炉灶,建立市120 急救中心,以就近出诊、就近抢救、专科优先、病人自愿的原则,将全市有急救能力的医院资源统一调配,统一指挥。这样,既能提高全市的医疗急救水平,又能给医院减负,还能彻底解决目前的无序竞争问题。

      建立统一的市120 急救中心,不光是医护人员的期望,还是普通市民的心愿。1 月2 日,网友 “keith3324”在“华哥信箱”发帖建议,“建立河源市的120 急救网络,挑选几家有资格进行院前急救的医院划定急救半径,提高急救的成功率,减少空诊率。”

                                                          本报记者 程癸键






上一篇:新江三路60余户居民闹水荒
下一篇:目前市区新安装一批视频监控设备 将于本月底开始使用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