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 去年民生支出35.3亿 今年将增长20%以上
去年,市技工学校三期工程建成,优美的校园环境吸引着众多学子。
本报讯(记者 谢素德) 前晚,市长刘小华做客河源电视台盘点河源民生故事大型主题活动,他透露,今年市政府将继续推进“ 十项惠民工程”, 办好 “十件实事”,民生方面的投入大概在38 亿左右,将比去年增长 20%以上。
刘小华说, 民生无小事,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2009 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我市财政比较紧张,但市政府仍然克服困难,千方百计解决“双十工程”所需要的建设资金。去年我市在民生方面支出的资金达 35.3 亿元,增长16.1%,占全年财政总支出的43%。“十项惠民工程”投入27.7 亿元,其中“十件实事”投入20.6 亿元。
“ 河源改善民生, 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刘小华指出,河源作为广东欠发达地区,老百姓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远远不够,党委政府为老百姓办的实事也还远远不够。“增总量,优结构,促需求,重民生”,改善民生,将一如既往地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同样,每年为老百姓承诺的十件实事,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也要千方百计去完成,取信于民。刘小华透露,今年,市政府将全力推进“十项惠民工程”和办好“十件实事”,在道路建设、公共交通、教育、卫生等十个方面投入约22 亿元。
展望2010十件实事:
全面完成迎客大道、万绿湖大道、西环路一期、滨江大道一期等 5 条市区市政重点道路建设和珠河桥加宽改造工程,启动滨江大道二期工程。
启动市区城南客运站建设,完成市区公共汽车更新投放工作。
加大市区肉菜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力度,新建5 个、重建1 个及改造6 个肉菜市场。
加快客家文化公园、笔架山公园、梧桐山公园建设,新建及改造市区15 个街头小公园,新增市区公共绿地50 万平方米。
完成河源理工学校二期、市委党校教研楼工程;实施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新建市区金沟湾小学、雅居乐小学和雅居乐中学。
完成市博物馆建设,启动市图书馆新馆建设。
完成市中医院改造,启动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建设,建成市职业病防治院和慢性病防治院。
启动市区水源工程建设,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
完成3 万名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任务,解决农村15.5 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文化室 264 个,完成180 个行政村标准篮球场建设。
新建经济适用住房826 套(其中市直513 套),新增廉租住房350 套;完成6000 户农村危房改造。
2009实事盘点摘要:
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完善
2009 年9 月22 日,位于源城区福利示范中心内的河源市源城区儿童福利院挂牌成立。该院可容纳100 名儿童生活、学习、治疗、康复。
去年我市的社会保障事业也是在不断完善,新建经济适用住房767 套,新增廉租房503 套,全面完成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住房货币补贴问题,将全市离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养老保险提高到了762 元,进一步扩大了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等。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完成任务的 138%。
此外,解决了全市1.7 万多名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保、部分退伍军人社保和国企早期离岗人员养老保险等历史遗留问题。城镇职工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增长5%、 5%、11%、5%、21%,增幅创历史新高。启动东源县新农保试点工作。全市低保救济面达7%。
30万农民喝上干净水
东源县黄田镇清溪村村民曾庆祥告诉记者,他再也不用到2 公里以外去挑水了,因为在2009 年,困扰了他们村多年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终于解决了。
记者获悉,去年,我市建成 263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 30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与此同时, 全市还新增了 120 个“ 农村清洁工程” 试点村。全面完成农村贫困户危旧房和移民住房改造年度任务。
推动卫生院标准化建设
去年,市人民医院新院和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建成使用,投入 3000 万元的市中医院新院改建工程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年底前可投入使用。完成10 所、启动12 所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市 1251 个行政村均设置了卫生站,落实了省的村医补贴政策。加强了重大疾病和公共卫生安全防控,有效做好甲流等重大疫情预防治疗工作。全市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住院补偿封顶线为 5万元。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5.1%
河源理工学校首期工程、河职院实训楼和综合楼、市技工学校三期工程已建成,市委党校教研楼正加紧建设。东江教育城初具规模,在校生达2.74 万人。全市新增高中阶段学位1.3 万多个,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 75.1%,提高5.2 个百分点。此外,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域内教师工资福利与公务员 “两相当”。
上一篇:多云又多雨
下一篇:团市委召开四届六次全委会追授张晓斌为“市模范青年”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