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放纵”节后上班易焦虑 支招让你摆脱春节综合征
春节长假过后,要将节日期间还没有处理完的事情,用最简捷的方式尽快了结,不要拖拖拉拉,再让它们牵扯自己的精力。可写一张便签式的备忘录,将未尽事宜和上班后头几天要办的事情罗列其上,这样可做到心里踏实,一目了然。
上班族在春节后应尽快停止各种应酬,抓紧时间自我调节,规律睡眠、饮食,静心思考上班后应该做的事,使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工作状态上。白天工作时可以喝点茶、咖啡提神。一旦出现紧张、忧虑、厌倦工作的不良心态,可以每过几个小时进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想一些轻松的事情,之后紧张也就慢慢离开了身体。
另外,多做些放松训练对摆脱焦虑也有效果。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然后向身体的各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先从左脚开始,使脚部肌肉绷紧,然后松弛,同时暗示它休息,随后命令脚脖子、小腿、膝盖、大腿,一直到躯干部休息,之后,再从脚到躯干,然后从左右手放松到躯干。这时,再从躯干开始到颈部、到头部、脸部全部放松。
相关链接
教你轻松摆脱节后综合征
购物、出游、娱乐、聚餐、会友……春节长假里,人们从平日繁忙的生活节奏中解脱出来,放松心情,选择不同的方式度过春节。但在享受长假快乐的同时,由于生活不规律,“节后抑郁征”、“上班恐惧征”等各种各样的“长假综合征”又在困扰着人们。
节后上班族该如何尽快摆脱困扰、心情愉快地投身正常生活呢?本期服务区特意根据不同人群分类整理了一些应对措施,希望能帮您克服“长假综合征”。
饮食篇
长假过后,不少人上火了,出现了牙痛或口疮,许多年轻人脸部又出现了痘痘,嘴角也出现了糜烂,连张口都困难了。这些都是长假期间暴饮暴食、娱乐过度、刺激性食品及酒类摄入太多,导致体内胃火、心火上升的缘故。对此,应该注意饮食调节,对症“灭火”。
第一,饮食中不能缺少碱性食物,如新鲜蔬菜(花椰菜、芹菜、油麦菜、小白菜)和水果、菌藻类、奶类等中和体内的“疲劳素”乳酸,以缓解疲劳。
第二,钙是天然的压力缓解剂。缺钙的人疲劳无法获得缓解。在摄取牛奶和酸奶等富含钙质食物的同时,还要补镁,“补钙不补镁,吃完就后悔”。
第三,补充肉类、豆芽、豆类、芦笋、梨、桃子等富含天门冬氨酸的食物。以促进新陈代谢,除去乳酸,消除疲劳,促使体力恢复。
第四,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如鲭鱼、鲑鱼、银白鱼、青鱼和鲱鱼。还可以吃些葵花子、南瓜子和芝麻这些含有必需脂肪酸和纤维的食物。
第五,维生素B1、B6、B12等B族维生素,是缓解压力、营养神经的天然解毒剂,也是最容易缺乏的维生素,适量补充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尤其有益。
第六,不要喝碳酸饮料,要多喝水(即使不渴),尤其是碱性水,有助于肝脏和肠道的解毒。
心理篇
想到长假过完马上又要上班,许多人心理突然失调:有的惶惶然心不定,犹如面临赶考;有的失眠,胡思乱想就是无法入睡;还有的还想着节日里朋友们纵情欢聚的日子,放纵的心情怎么也收不回来;更有人出现抑郁、失落、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反应。
长假过后人们在喜气洋洋地放松、休闲后上班,总有一些人因不注意节后心理调节保健而导致身心疾病。从历年过完节情况来看,因各种心理疾病影响上班者呈较大幅度的上升趋势。因此,人们更需防范以下几种“心理失调症”:
“节后抑郁”症
有些人从节日欢乐中突然回到平静,常常会出现失眠、胸闷等症状。心理专家称之为“节后抑郁症”。
病因分析:产生这种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有些人无法克制放纵、学会平静;过节不注意自我保护,身心过度疲劳,又得不到及时的调整所致。
专家指点:对于并不是很适应清闲生活的人,节后需要平缓过度,充分利用最初上班还未紧张的时机,调节好心理。心理脆弱者需要及时在节后“找事干”,如果他们一旦停下来无事可做,反而容易出现抑郁、失落等不良情绪反应。有过“节后抑郁”症病史者,须随身带些镇定药,防止不良事件发生。
“睡眠紊乱”症
许多人过节“节目”安排太满,“疯玩”后就直叫累。原想上班前晚睡一觉会恢复,结果太累了反而失眠。
病因分析:正常人体疲劳由体力、脑力过度付出引起,当全身肌肉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身体就会产生大量代谢废物,如乳酸、疲劳毒素等。这些废物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全身、甚至大脑,就会侵袭正常器官,如不及时消除,而是继续加强(疲倦后强挺),长此以往,容易引起病变,受损器官出现诸如胃溃疡、心力衰竭、循环功能不全等病况,神经系统损害发生植物神经失调症等。“睡眠紊乱”就是临床表现症状。
专家指点:应尽快停止各种应酬,调整饮食和睡眠。及时收心,通过放松自己的休闲和读书相结合方法,让心神安静下来。一般说来,“睡眠紊乱”一两周后就可以恢复正常。
“焦躁不安”症
从初五开始,时先生就患上“焦躁不安症”: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吃东西没味,睡觉时惊醒。想到马上就要上班,他内心竟有莫名的恐惧。
病因分析:“焦躁不安症”的心病在害怕面对变化。尤其在外企、私企的白领工作者,平时就对岗位提心吊胆,很多事例告诉他们,变动往往从长假以后发生,因此节后上班犹如面临赶考,内心害怕面对变化,害怕挫折降临自己身上。
专家指点:这类人要从心理调节开始,从容应对。学会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尽量松弛自己那种高度紧张的思维运作模式,给自己工作能力有个正确的定位。心理调节还可从补充睡眠、合理饮食着手,争取和朋友多交流,以此度过最初上班的思想波动危险期。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