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为农副产品加工支招 产品卖出好价钱要有“扮相”
本报讯(记者 张涛)“新年新思路,发展农业要破除传统观念,转变思路,发展农业产业化首先要把农副产品加工这一块做好。”昨日上午,市委书记陈建华带队在市农业局慰问时如是说。
陈建华说,农副产品要卖得好,卖出好价钱,还需要“扮相”。对于河源来说,农副产品的品质没有问题,然而包装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据了解,目前,我市农副产品加工发展方式粗放,多数食品加工企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偏低,新产品研发、技术改造投入不足,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较低。企业规模较小,整体竞争力不强,拉动作用不明显。这些问题也成为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羁绊”。
据悉,近年来,我市按照建设广东重要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广东旅游食品制造基地的战略定位,正在探索一条具有河源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农业附加值和农民收入。陈建华指出,当前我市在引进龙头企业的同时,还要通过招商引资、民间投资等方式,培育产业群,延伸产业链,推动农副产品加工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市领导刘嘉文、张丽萍也参加了昨日的慰问活动。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