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有各类残疾人20.64 万 部分残疾人生活仍十分困难
本报讯(记者 冷春玲)14 日,记者从全市残疾人工作会议上获悉,在第二十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我市将举办义诊咨询、为贫困残疾人免费安装辅助器具等一系列的康复扶贫活动。会议还表彰了河源市自强模范和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14 日上午,在会议召开之前,会议中心大厅里的残疾人书画作品展览吸引了众多参加会议的人驻足观看。河源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一边用手语开心地与同学交流,一边现场“秀” 书法、手工等技能。
市委书记陈建华一走进会议中心就被展出的近百幅残疾人创作的书画作品以及手工作品吸引。陈建华说,残疾人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人道主义事业,关爱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带着爱心和感情做好残疾人工作。今年及今后几年,是我市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市要把残疾人事业与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相结合,做到优先给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优先帮助农村残疾人发展生产,优先帮助农村残疾人家庭进行危房改造、优先安排农村残疾人培训和转移就业,优先将符合条件的农村残疾人纳入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五个优先”。把残疾人事业与推进“双转移”相结合,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机制,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另外,还要将残疾人事业与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十项惠民工程”相结合。
据市残联的负责人介绍,我市有各类残疾人20.64 万,涉及全市五分之一家庭,相当一部分残疾人生活仍十分困难。今年的5 月16 日是第二十个“全国助残日”,在活动期间,我市将开展一系列的康复扶贫活动,包括为全市200 名贫困残疾人(肢残)免费安装辅助器具、免费为300 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为100 名贫困下肢残疾人赠送轮椅等。会议还表彰了20 位自强模范、20 个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和 20 个扶残助残先进个人。
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宋卓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杨耀初出席了会议。
助残日义诊
工作人员正在帮助一名前来咨询的市民检查眼睛。昨天是第二十个“ 全国助残日”,我市残联及卫生部门在街心花园举行义诊咨询活动。据市残联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举行这样的活动,目的就是让市民认识助残日,了解导致各种残疾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把握残疾儿童康复的最佳时机。另外,根据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市残联的工作人员还为前来咨询的残疾人报销往返路费。本报记者 陈双焱 冷春玲 摄
助残先进 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叶美浓对于河源人民来说并不陌生,她在河源市源城区育智学校从教以来,对残疾孩子不放弃、不抛弃的事迹感动了无数河源人。在全市残疾人工作会议上,作为全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的代表,叶美浓向大家讲起了当年为学校克服资金困难所作的工作,这位历来坚强的校长竟当场哽咽,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2005 年,叶美浓刚刚开始从事特殊教育的时候,办学资金很缺乏。为了把学校办成孩子们的乐园,叶美浓拿出家里仅有的2 万元积蓄投入到学校的运营。为了给学校争取到赞助,叶美浓请领导到学校参观,把学生们的手工作品拿出来义卖,可以说是想尽了办法。在第十六个“全国助残日”的时候,天空下着大雨,叶美浓和学校的老师两人一小组,骑着摩托车到各个企业去筹措资金。老师们浑身被雨淋湿,有的企业慷慨解囊,但也遭遇过白眼。叶美浓在回忆起这些饱含着辛酸的往事时不禁流下了泪水。但好在为学校争取了1 万元的善款,学校终于配备上了崭新的办公电脑。
2008 年冬天,正是广东遭遇百年一遇严寒的特殊时期。班上的智障学生小张的父亲在一场车祸中离开人世。作为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父亲的去世让这个“因残致贫”的家庭更是蒙上了一层阴影。叶美浓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到小张家里慰问并捐赠1000元慰问金及衣物、被褥、粮油、肉菜等生活急需品,让小张家渡过了年关。在叶美浓的倡议与动员下,部分政协委员慷慨解囊,筹集近7万元把小张家的毛坯房装修好。
叶美浓告诉记者,每年到开学之初,就有很多孩子的家长带着残疾的子女来到她的办公室,泪流满面。叶美浓说这些残疾儿童更需要爱的呵护,5 年以来,在叶美浓的争取下,215 名贫困残疾儿童得到了资助。
每当看到孩子们的笑容时,叶美浓觉得所有的辛酸和委屈都是值得的。她告诉记者,她从不后悔自己选择了特殊教育这个职业,她也热爱着这个职业。本报记者 冷春玲
自强模范 打开你的另一扇窗
今年27 岁的李嘉文从小就患上了成骨不全,也就是所谓的脆骨病,这种病骨质脆弱,很容易骨折。李嘉文告诉记者,从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开始,他的关节就开始变形,身高也从那时候开始没有变化过,到现在,李嘉文的双腿已经弯成了90度。
从小学开始,李嘉文就知道自己与别的小朋友不一样,但他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学业。李嘉文付出了比其他小朋友更多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 年,李嘉文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
大学毕业后,李嘉文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了家乡河源,他从事过网络维护等多种工作。后来,李嘉文辞去了工作,与几个朋友一起创办了一个家教信息中心。
说起创业的故事,李嘉文告诉记者,在创业之初,他也遇到了缺乏客户等很多的困难。由于行走不便,李嘉文就经常骑着摩托车出去拉客户。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学生住在很远的郊外,其他家教都不愿意接这个活。但是李嘉文为了给公司积累更多的客户资源,毅然地接下了这个差事。每天晚上,李嘉文都要骑1 个多小时的摩托车到这个学生的家中上课,有时候遇到天气不好的情况,李嘉文花费在路上的时间要比给学生上课的时间还要长。就这样,李嘉文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终于在学生当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公司的业务也步入了正轨。
在谈到家庭时,李嘉文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他告诉记者,他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家中有一个贤惠的妻子,还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在全市残疾人工作会议上,李嘉文作为自强模范的代表到主席台上发言。他对在场的所有人说,残疾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实的窘况,只要坚持奋斗,残疾人也可以过上正常人甚至是比正常人更好的生活。上帝在给你关闭了一扇门的同时,也给你打开了另一扇窗,希望所有的残疾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那扇窗。本报记者 冷春玲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