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宜居村镇“六个一”工程 ——访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长刘伟强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中山大道。本报记者 谢素德 摄
昨日,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刘伟强说,实施宜居城乡建设,是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乡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健康性、方便性和安全性,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人居环境的需求。
全面创建宜居城乡
刘伟强介绍,去年11 月5 日召开了全市建设宜居城乡暨创建宜居村镇“六个一”工程现场会,对宜居河源建设作出了具体的部署和安排。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关于建设宜居河源的部署和要求,市政府出台了《河源市建设宜居城乡实施办法》以及《河源市建设宜居城乡考核办法》。此外,市政府还制订下发了《河源市创建宜居村镇“六个一”工程活动实施方案》,以实施 “六个一”为抓手,在县区大力推进宜居村镇建设。
宜居城乡是系统工程
刘伟强表示,宜居城乡的内涵十分丰富,从城乡建设发展的角度来理解,主要是城乡居民住有所居;城乡居民享有优美环境;城乡居民享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公共服务,生活舒适便利;城乡居民享有安定的社会秩序和文明的社会氛围,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据了解,根据《广东省创建宜居城乡工作绩效考核办法》的规定,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创建实绩、组织保障、公众和专家满意度三部分,考核时间为每两年的5 月至8月。
加大配套设施建设
刘伟强说,宜居城乡建设涉及到市直多个部门以及社区等各方面的关系,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将科学规划,构建一体化发展的城乡规划体系。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将建设宜居城乡的要求融入到总体规划内容中,提高城乡总体规划对宜居城乡建设的综合调控和引导作用。加快推进村镇规划的编制,大力推进宜居村镇“六个一”工程的实施。
刘伟强说,市区要启动客家文化公园、梧桐山公园、越王山公园的建设,要大力推进城市绿化体系建设,构建点、线、面一体的城市综合绿化体系。重点推进七条道路建设,在县城则以创建“宜居村镇六个一”工程活动为载体,推动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发展;加强住房建设保障,建设住有所居的和谐城乡,力争用3 至5 年时间基本解决我市城镇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重点要保护好城乡生态环境,营造绿色空间和活动空间,依法查处违法违章建筑。本报记者 朱许龙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