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要求创新模式加快脱贫步伐
核心提示
“双到”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各级各单位及省直、深圳市各帮扶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双到”工作的相关决策部署,全力推进“双到”工作。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1031 个单位参与“双到” 工作,我市负责的78 个贫困村中,有 96 个市直单位和2741 名市直干部、 132 个县直单位和1937 名县直干部参与挂扶,做了大量扎实、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我市各级各单位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按照要求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加快脱贫奔康步伐。
与会人员现场参观时仔细阅读材料。
本报讯(记者 谢素德)昨天,市委、市政府召开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现场会。会议总结了前一阶段我市“双到”工作情况,交流经验,找准差距,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市委书记陈建华强调,我市各级各部门要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坚决打赢扶贫“双到” 这场硬仗。
陈建华指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双到”工作与广大贫困群众的愿望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各级各单位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按照要求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加快脱贫奔康步伐。
陈建华强调,要紧紧抓住我市加快脱贫奔康的重要机遇,用足用好政策,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对口帮扶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的最大支持,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实现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其中力争今年底完成一批贫困户脱贫;各级各部门要围绕贫困户“一超、二好、三保”和贫困村“六有”的目标,积极创新思路和办法,进一步完善帮扶方案,探索有效的帮扶方式,切实解决好突出困难和问题,确保“双到”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市长刘小华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龚佐林通报了全市“双到”工作情况。副市长张丽萍传达了全省“双到”工作现场会精神。我市各县、省发改委、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办、市水务局等帮扶单位分别作了发言。
现场会期间,与会代表还分别到紫金、东源参观考察了“双到”工作情况。
“双到”工作的河源模式
基础工作 底数清台账齐
去年以来,各级各省市部门对318 个贫困村所属贫困户进行调查核实、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目前已基本实现了“户有卡、村有册、镇有簿、县有网、市有数据库”。全市318 个贫困村在册贫困户47843 户,已录入46023 户,已规划到户43508户。
在扎实推进工作中,我市“双到”扶贫初见成效:已有5300 多户贫困户在建新房,1385 户贫困户完成了危旧房改造任务;已帮助完成硬底化村道145 公里;实施水利建设项目174 宗,完成三面光水渠45 公里,改善灌溉面积3680 亩;解决了30多万人饮水安全。
帮扶计划 实施“三个1000”
通过实施“三个1000”帮扶计划(即为贫困户子女解决免费入读高中或中职学校名额1000 个以上,免费培训种养技术1000 人以上,免费培训职业技能并输送企业务工1000 人以上)、“千村解困”工程(全市有1117 个贫困村筹资在市高新区建厂房出租,已累计分红4000 多万元)、完善贫困地区的各项基础设施等措施,打好“双到”扶贫这场硬仗。
此外,我市把帮助贫困户危旧房改造作为扶贫“双到”工作的难点来抓,计划筹集2 亿多元,以整村推进为主,在今明两年完成318 个贫困村 2.12万户贫困户的危房改造。
扶贫形式产业扶贫效果好
我市着力开展产业扶贫,实现扶贫开发从 “输血型”向“造血型”扶贫转变。
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带动农户16.8 万户,已在贫困村建设(规划)农业基地21 个,带动贫困村36 个、贫困户3300 多户、非贫困户1600 多户。同时,鼓励本市企业使用本地贫困农户劳动力,全市有 120多家企业与贫困村建立了定点劳务输出机制,今年以来共组织4800 多名贫困农户劳动力到全市工业园区就业,通过劳务输出带动了大量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资金筹集 企业认捐1193万
我市贫困人口量大面广的现实昭示着扶贫开发任务任重道远,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为此,市委市政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以“一企帮一村、一店扶一户”形式参与“双到”工作。
目前,全市已有323 家企业、3082 户个体户报名参与,有112家企业每家选择帮扶1 个以上贫困村开展帮扶活动;认捐资金1193.5 万元,到位资金 373.6万元。
一年来,全市已投入资金1.5433 亿元。对78 个村,市、县财政计划安排1560 万元,同时每年安排210万元开展贫困村互助金试点工作。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