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英雄葛晓威魂归故里战友们深情追忆这一位好兄弟
阴云密布、细雨飘洒,仿佛老天也在为失去一个人民的好儿子而伤心!近日,抗洪抢险英雄——武警河源支队战士葛晓威的骨灰在生前部队领导、亲属的陪同下返回家乡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该县上千市民涌上街头迎接当地人民的好儿子魂归故里。
本报记者 刁城帮 通讯员 王军 耿恩成 摄
尚武精武,苦练本领。
葛晓威,男,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1988年10月出生,2006年12月入伍,2009 年10 月成为中共预备党员,生前为武警广东总队河源市支队四中队三班副班长,下士警衔。1 次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2 次受嘉奖,2 次被评为优秀士兵,1 次荣立三等功。2010年6月16日,葛晓威同志在参加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抗洪抢险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1岁。
葛晓威牺牲后,在部队和社会各界产生了强烈反响,中央军委、武警总部、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都作出学习和大力宣扬葛晓威英雄事迹的重要批示;社会各界分别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英雄的缅怀和哀思,网上“葛晓威追悼会”跟帖一天就达100 多万人次。总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作出《关于开展向葛晓威烈士学习活动的决定》,总队政治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河源市委追授他为“优秀共产党员”,授予“抗洪英雄”荣誉称号,并向广东省委省政府申报授予他“爱民模范” 荣誉称号。
葛晓威用生命践行人民军队宗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武警战士职责使命,是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杰出代表,是为人民献身的好战士。
他能在靶心上打出很规则的“五角星”图案。
用生命书写忠诚
葛晓威的老家江西弋阳,是革命先烈方志敏的故乡,他外公、父亲、大伯、舅舅都是军人出身。从小受着革命圣地环境和优良传统的熏陶,听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故事长大。刚满18 岁那年,他主动来到武装部,袒露自己的心迹,实现了从军的愿望。
到部队后,他就以“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来自励。他在日记中写道:“让忠诚于党融入血脉、成为精神支柱”。一本伴随他3 年多的《党章》注满了学习标记,忠诚卫士《守则》和《誓词》小卡片总不离身,《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的小说他看了又看。他积极要求进步,2008 年就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是所在中队同年度兵的第一人,在培养考察期将满的时候,因素质过硬调入支队特战分队,他主动请求党支部继续考察自己。战友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经不起党组织考察就谈不上忠诚。”半年后他以过硬的条件光荣加入党组织。
每当有急难险重任务,他总是第一个报名,先后20 多次参与武装巡逻和抢险救灾任务。汶川、玉树地震和希望工程捐款,他总是尽其所能,为民分忧解难,而对自己却很“抠门”,在他的香皂盒“储钱罐”里,至今存放着25枚硬币凑成的5.8元。
《无偿献血证》记载着他两次献血时间,一次是2007 年2 月10 日,另一次是2010 年2 月10 日。其实,他无偿献血不止两次,河源市中心血站医生高春苑清楚地记得:2009 年 9月的一天,河源市高速公路发生一起特大车祸,一位乘客因失血过多生命危在旦夕,急需大量B 型血,而当地血站供量不足,血站首先想到了武警战士,葛晓威和3 名战友心急如焚地赶到现场,他一人就献血400毫升。
今年1 月20 日春运期间,他正在火车站站台执勤,一辆列车呼啸而来,突然一名女孩从他身后“刷”地冲出,向火车铁轨狂奔,后面传来两位老人凄厉的呼救:“拦住她,快救救我女儿!”葛晓威立即冲了上去,一把拽住女孩的衣摆,拉住女孩一起倒在铁轨枕木旁,列车擦身而过!原来,这名女孩因恋爱遭父母反对而想轻生,葛晓威挽救了一条生命,避免了一场悲剧。
2010 年6 月16 日,河源市普降暴雨,降水量超过550 毫米,灾情最严重的东源县蓝口镇瞬间变成一片汪洋,1800 余名群众被困。根据上级命令,葛晓威主动请战,与26 名战友火速赶赴受灾地域。面对滚滚洪流,他哪里最危险就冲向哪里,哪里被困群众最多就出现在哪里,在两个多小时的救援中,他安全转移群众105人。正当部队准备撤回时,又传来蓝口镇铁场埔村21 名群众被洪水围困的消息,情况十分紧急。葛晓威与5 名战友再次顶着洪峰奔向救援地域,一户一户艰难搜救。当他看到69 岁的刘运娣阿婆年老体弱、瑟瑟发抖时,毅然将自己的救生衣脱给她穿上。在21 名被困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后的返航途中,冲锋舟意外被淹没的通信光缆绊翻,舟上7 人(含1 名地方向导)全部落水。大家挣扎着浮出水面,紧抓冲锋舟边缘,竭力向岸边靠拢。但因天黑、水急、浪大,无法靠岸,连舟带人被激流冲下落差高达6 米的水电站拦水坝,人员被冲散,穿了救生衣的6 人成功自救,而葛晓威却消失在滔滔洪水之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牺牲后,家乡民政部门领导说:“我们江西弋阳是英雄之地,我们为战争年代有方志敏,和平时期有葛晓威而自豪!”
苦练本领书写荣誉
入伍以来,葛晓威坚持把岗位当平台,把操场当战场,锤炼了履职尽责的过硬本领。
在葛晓威一本日记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刻苦训练,下联:前途无量,横批:玩命。在他的学习摘抄里,记着这样一首小诗:“与枪结缘,食指轻扣扳机,右颊紧贴枪面,三点成一线的原理,我懂得了,家门、国门与和平的关系”。在他的言语中,口头禅是“我能、我行”。在他自拍的DV和照片中,最多的造型是竖起大拇指、摆出“V”字型姿势,趴在 “枪丛”中的留影。一句句铿锵言辞、一个个坚毅眼神、一次次英武亮相,都透露出了军人特有的尚武精武情怀。
遗物中两副带血的护垫、双手布满老茧的照片,生动地证明了他刻苦训练的情景。他是所在中队新兵参加预提指挥士官集训的第一人,是中队战士敢教指导员学习新擒敌拳的第一人,是支队参加总队狙击手比武士兵中的第一人;他400米障碍跑1分30秒,是全支队第一;中队组织五公里越野他一人背四支枪,第一个冲过终点;武警部队新大纲试训汇报表演,他是支队士兵中的唯一代表。他还是指哪打哪的 “神枪手”,能在靶心上打出很规则的“五角星” 图案。
2009 年5 月,支队要调他到四中队特战分队,此时,他已是支队“王牌”狙击手,为全面适应反恐作战形势需要,他用“雪豹突击队”队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中国特警》、《特警战例》等反恐知识。他成为特战分队的尖子。
“岗位有不同、报国心如一”,“伟大源自平常、平常彰显伟大”,“只要人民需要,平凡岗位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他与新战士胡英杰谈心时说:“部队每个岗位,既是组织的安排,也是人民的需要,安心干好本职是我们的职责。” 这就是他对普通一兵“责任担当”的理解。
葛晓威总是能把看似平常的工作做出“学问”来。有一次中队组织种菜,大家用脸盆浇水,他急忙招呼停下,找来一个可乐瓶,在瓶颈扎了几个小洞,弯下腰一棵一棵地浇,并说: “刚种下的菜不能迎头浇,要用细水慢慢浇”;战士蔡文宣用上他“闻风油精、掐大腿、对讲机呼叫提醒”的办法,解决了晚上站哨容易打瞌睡的问题;因身体素质差在训练上有自卑心理的刘骏勇,得到他“目标分解强体能、自我暗示强自信”的指点后,训练成绩明显提高;平时受批评较多而自我封闭的陈博哲,得到他“批评是一种待遇”的开导后,融洽了与战友的关系;列兵胡家涛参加支队演讲比赛,有了他“稿子要记牢、感情要到位、眼神要平视、手势要恰当、语速有节奏”的秘诀后,获得了比赛第一名。本报记者 刁城帮 通讯员 耿恩成
■战友记忆中的葛晓威
兄弟,你是我的骄傲
4年前我们是校友,不约而同地报名参军。
记得第一次告别家乡时,我们十几个人聚在一起喝欢庆酒,你说:“我没有别的目的,我只想去部队体验一下生活,因为我是男子汉”。记得2008 年11 月份,我们义务兵服役到期,即将面临退伍,你打电话给我,问我回去打算做什么,我说我还不想回去,你告诉我你也一样,年底我们都如愿地留在了部队。
还记得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在教导队的训练场。当时我正参加支队反恐尖子比武,你身着作战服,胸前挂着冲锋枪,顶着烈日带着整齐的队伍经过,你对着我眨了一下眼睛,这是我们一向打招呼的动作。课间休息时,我正在战术比赛,你跑到我旁边大叫了一声:“老表”,然后冲我笑了一下,紧握着拳头对我说加油。
然而就在2010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正当人们沉浸在端午节的欢乐之中时,你却消失在滚滚洪流之中。我的战友,我的兄弟,你为什么不遵守我们的承诺,去实现我们的理想?难道你忘了我们约定明年休假一起回家,一起去看望我们的父母吗?
龙川中队 孙超群
告诉我,这只是一场梦
晓威,还记得你刚来中队吗?你骗我说你不是入党积极分子,事实上你已经到了一年的考察期,我批评了你,你竟然跟我说,你刚到中队要延长半年考察期才符合规定;还记得一次因为内务不整洁领导批评了我,我竟然在你们面前大发雷霆,而你的一句:“指导员,淡定,一定要淡定”,顿时让我的火气烟消云散;还记得年初你回家探亲吗?刚到家就被召回,但你却笑容满面,还带了好吃的给我们;还记得我们一起练攀登吗?5 层楼的高度,倒立下滑,你一次次地示范,一次次地鼓励,让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向前冲。
晓威,你不是天天说要向组织靠拢吗?再过三个月你就转正了!晓威,你不是要过计算机国家二级吗?再过三个月考试成绩就要出来了!晓威,你的节目不是要拿第一名吗?再过两个星期就要文艺汇演了!晓威,你不是告诉我你想提干吗?明年中队就要推荐你了!晓威,快醒醒,快告诉我,这只是一场梦。
四中队指导员 严得立
口头禅:挺住、挺住!
你的口头禅总是给人以激励。
记得有一次组织战术训练,由你给我们做示范,你的动作干净利索,从跃进、卧倒、接近、占领、出枪直至离开,动作迅猛连贯,赢得了热烈的掌声。但是你的表情却很严肃,后来得知原来在卧倒时,由于地滑左肩没有支撑好,肩关节脱臼。事后有人问你受伤了还在那里硬撑?你笑着说“给新同志做示范,哪能掉链子”。自从那次受伤之后,你的左肩就成了习惯性脱臼。后来我和你分到了一个班,有次在一起聊天就问你“那天为什么还能坚持”?你很严肃地说:“只要你想着挺住,挺住,一咬牙任何事情都会过去”。这句话对我印象最深。你把艰苦当快乐,把挑战当幸福。每当我累了快要放弃时,总会用这句话为自己加油打气,挺住、挺住。
“挺住、挺住”,在最危险的时候,我们再次听到你的声音。如今我工作在你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请你放心,我们不会忘记你的声音。挺住、挺住!
紫金中队副班长 马辉
两个带血迹的护肘
在晓威的遗物中有两个带血迹的护肘,它是晓威在集训中留下的。
那次骨干集训,场地是烂沙子地,地面坑坑洼洼。当考到晓威低姿匍匐的时候,考官叫他卧倒,他以自己最好的水平,最好的状态卧下了。当考官说前方十米处,低姿匍匐前进的时候,他以凶猛的动作和威武的姿势爬了过去。他当时的成绩是7秒31。
考试结束,我们看到他两个肘部湿湿的,就问他的肘部怎么回事?他说没事,然后他就把迷彩服上衣脱掉,我们看到他带的两个护肘全是血,然后他把护肘拿开,肘部里面一颗颗石子扎进了肉里面。
紫金中队班长 李井亮
1、河源民生论坛第一时间发布葛晓威为抗洪牺牲事迹,详见: 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51865&extra=page%3D1
2、抗洪烈士葛晓威事迹影像报道详见河源民生论坛: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52026&extra=page%3D1
3、关于抗洪烈士葛晓威追悼会的更多信息详见河源民生论坛: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52029&extra=page%3D1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