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前绿地建起小楼 规划部门称那绿地原为私人所有
近日,家住长安街穗安巷的老伯朱雷达向记者报料,说他家门前有一块绿地,原被规划成小区的公用绿地,但现在这块地上却有人私自建起小楼和盖铁皮棚,用于做生意,严重侵犯了周围居民的公民权益,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出面解决这个问题。市城市建设规划局则表示,这块地原本就属于私人用地,因此土地所有人在该土地上搭建是被许可的。
邻居多有异议
昨日,记者来到朱老伯所说的地方,发现这里已经建起了3 层小楼,都被用于商业用途。朱老伯告诉记者,这块用地15 年前是被规划为公用绿地,周围许多居民都能在这里休息,散步,但是现在却被私人搭起建筑了。
在朱老伯家中,记者看到这栋建筑将朱老伯的窗景全部遮住,原本能够眺望长安街和东埔河,但现在只能看到冰冷冷的墙壁。朱老伯略显激动地说,“我们还想弄清楚,私人在这块地建房子,是否属于违章建筑,他们到底有没有政府相关部门的批文?”
土地另有主人
为了解开朱老伯心结,记者来到市国土局用地科,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这块地在15 年前原属于私人所有的,该地所有人是邬女士等人,因城市规划的需要,就将这块地规划为公用绿地,供市民休息所用。但作为补偿,有关部门就要在别处划出一块地提供给邬女士等人作商业用途。但因国有土地用地愈发紧张,规划部门很难找出一块地提供补偿,最后只能同意允许邬女士等人使用原公用绿地。
该负责人还表示说,他们希望周围的居民应该体谅土地所有人的难处,因为这块地原本就是属于他们私人的,当初为了城市建设将土地捐献出来,现在由于用地紧张,相关部门就允许其使用这块土地做私人用途。其实邬女士等人也因土地置换未果耽误了不少做生意时间,他们也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损失。
希望邻居体谅
记者又找到原土地所有人,就土地使用手续等情况咨询了当事人。邬女士告诉记者,当初这块地确实是自己所有,也收到相关部门允许其使用该土地的通知,办理《土地使用证》,并通过城建局等部门的审批,允许其在土地上建设私人建筑。邬女士还将《土地使用证》和相关审批文件拿给记者查看。该文件上详细说道:“由市政府按照编制所规划的小区绿地,现恢复给邬女士等人做私人用地,并允许按照原规划建设3 层商住楼”。
邬女士还说,自己现在在此地建楼层,是得到相关部门的许可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但是也没有办法,因为自己也必须靠出租楼房生活,希望附近的居民能够体谅。
见习记者 曲晨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