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一“纵”连南北交通可分流 西环路已完成建安投资约45% 预计今年10月30日前可完工

为确保工程进度,西环路采取了三班开工,交叉作业。谭兴孚 摄

     前日中午,一会儿艳阳高照,一会儿一阵急雨。西环路一期工程黄子洞立交桥施工现场,D、E匝道桥正在紧张建设中。

     作为我市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轴线——西环路一期的建设一直备受广大市民的关注。记者从市公路局了解到,该道路已完成的建安投资约占总工程量的45%,预计今年10 月30 日前可完工通车。

完成建安投资约45%

     西环路,也被称为市区过境公路,规划为市区路网主骨架 “六纵十三横”中“六纵”之一纵,是南北向干线交通主干道,位于市区西部,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从粤赣高速河源市区出入口往北与万绿湖大道相接,全长约 2.65 公里,工程按公路一级兼城市主干道技术标准建设,双向六车道,规划路宽50 米,总投资约 2.14 亿元。

     去年12 月下旬,西环路一期正式开工建设,市公路局负责工程总体建设。据市公路局工程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0 年7 月 25 日,西环路一期路基工程完成工程量占总工程量的68%,初步统计,目前该道路已完成了建安投资约占总工程量的45%。

     而作为西环路一期工程的重要环节,黄子洞立交桥施工建设已完成B、C 匝道桥,目前D、E 匝道桥正在建设中。据悉,由于5、6 月份是我市的主汛期,强降雨持续不断,暴雨期间无法施工,工期非常紧。为确保黄子洞立交桥如期完工通车,项目部、监理部、施工队集中人力和机械设备,采取三班倒开工,做到交叉作业,立体推进。在桥梁桩基础施工阶段,市公路局调集了9 台冲击桩机24 小时不间断开工。最终,黄子洞立交桥如期在本月中旬通车。

河道改移让路

     记者了解到,与“五条路”中另外四条不同的是,西环路一期工程的特点是启动了黄子洞河河道改移工程。“黄子洞河弯弯曲曲,按照规划,西环路一期线路有多处与河道交叉。这种现状决定了黄子洞河要‘让路’,河道必须改移拉直。” 工程科相关负责人解释。

     这也是该道路施工建设的难点所在。需要改移拉直的黄子洞河道里程较长,约2.2 公里,几乎占道路全长的83%,改移河道的两侧都要建挡土墙,一侧保护紧邻的高速公路,一侧则保护西环路,算起来工程量浩大。据了解,经施工人员加班加点,目前改河工程挡土墙约完成总工程量的50%。

     按照规划,黄子洞立交桥是从粤赣高速公路底下“钻”过,出于施工建设需要,粤赣高速公路市区入口不得不暂时封闭。“协调是立交桥施工建设的难点,高速公路方面、交警部门,各方都得协商好。市委、市政府要求我们要尽最快速度建好该桥,尽快恢复市区入口通车,为广大市民出行提供方便。”该负责人对记者说。据悉,从2010 年7 月19 日起至2010 年10 月15 日止,因黄子洞立交桥的D、E 匝道桥施工建设,期间将封闭粤赣高速公路从江西、梅州方向往河源市区的出口通道。

有效分流交通量

     据了解,目前经过我市城区的车辆有3 条通道可以选择,一条是 205 国道,一条是粤赣高速,另外一条是东环路,但从现状来看,我市与珠三角的联系愈发紧密,来我市的客商、游客大大增加,也给我市的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为205 国道市区段及新丰江跨江大桥“减负”而修的老西环路,由于与市区城市干线联系不够紧密,事实上也没有充分发挥分流的作用。

     西环路一期建成后,从粤赣高速河源市区出入口往北与万绿湖大道相接,将有利于解决205 国道从城市中心区往西迁移的问题,实现过境交通与城区交通“相对分离”,进一步减轻城区内部道路的交通压力,对改善过境交通条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这条过境公路使得桂山、万绿湖等景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算得上是景区专线,可以有效分流这条线路的景区交通量,为市区交通‘松绑’,从而提升我市旅游景区的档次与品位。

     而作为一条城市主干道,西环路一期的建成也可推动城区西片(源西一带)的发展。源西办事处黄子洞、新塘等地,位于高速公路与铁路“夹缝”中,接近于“死角”的交通位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的发展。有了这条拉通南北的高标准的城市主干道,过往车辆与旅客将为这一区域集聚人气和带来商机,促进西片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

本报记者 黄丹

 

 






上一篇:学他人经验唱文化大戏 市领导率团赴惠州梅州考察文化建设
下一篇:加强监察与巡查 维护劳动者权益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