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路通十多年村民夙愿成真 万绿湖大道或成黄金走廊
万绿湖大道建设工程进展顺利。本报记者 谭兴孚 摄
“等了十几年,现在终于不用再走冤枉路了。”昨日上午,高塘村村民卢素英站在自家菜地里,望着眼前正在修建的万绿湖大道,一脸笑容。
卢素英说自己走了十几年的 “冤枉路”,不是没有理由的。1995 年,广梅汕铁路全线贯通,铁路却从中间隔断了高塘村和黄子洞村通往市区的主要通道。无论是往南还是往北到新市区,两地的村民都要多走四五公里。
现在,万绿湖大道的修建,让这附近2 万多群众欢欣鼓舞。路通后,他们前往新市区或万绿湖,就再不用绕行了。
村民盼设互通口
卢素英等村民的高兴还有另一个特别的缘由。“原来设计万绿湖大道时,在老广梅路口是没有出入口的,大家反映后,政府又重新设计,才解决了我们的出行难问题。”她说。
记者了解到,在最初的设计方案中,万绿湖大道跨老广梅路是采用“主线上跨,老广梅下穿”的方式,即设计一座长40 米、高四五米以上的桥梁从老广梅路跨过,并且没有匝道供主线与老广梅互通。这样一来,新塘村205 国道粮食仓库旁边也就没有出入口。眼看路就在眼前,却没有入口可以上去,这让盼了10 几年的村民们急坏了。于是,当地村民通过公仆信箱等途径,联名向政府“打报告”。
村民的诉求引起了市委书记陈建华、市长刘小华的高度重视,交代有关部门处理此事。市规划建设局、市交通局等有关部门在认真研究后更改了设计方案,决定改立交为平交,即万绿湖大道主线与老广梅路平交,采用渠化设计,红绿灯控制车辆行驶。这样一来,就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十字路口,让因铁路封锁而形成的“死胡同”开了一个大口子,解决了附近居民出行难的问题。
“政府能听到我们的心声,在道路设计上听取民意,这是最让人高兴的。”卢素英说。
新的“黄金走廊”
不过,万绿湖大道虽然从自己房子边经过,卢素英却也有小小的遗憾。“修房子时,没考虑到路是从这里过的,房子就背着大道,错过很多商机了。”她说,万绿湖大道修通后,人流、车流增多,会给沿线群众带来大量商机,如果房子面路,就可以考虑开一个小商铺。
按照规划,万绿湖大道起点于河源大道与永和路交叉口(海关大楼处),终点在东源县新港镇万绿湖旅游码头,全长6.5 公里。项目按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道标准建设,规划路宽50 米,设计时速为60 公里,双向6 车道。它的建设不仅是完善市区公路网的需要,同时也将开辟一条河源市由东向西的走廊及市区通往新港镇和万绿湖景区新的快速走廊。而对沿路居民而言,它同样又是一条“黄金走廊”,让他们在享受交通便捷时,也能从土地升值、商贸发展中获利。
此外,“万绿湖大道的建设,将彻底解决现有万绿湖旅游公路通行不畅及交通安全问题,减缓205 国道市区段的交通压力,同时提高了万绿湖风景区的可进入性,有效发挥其旅游龙头作用,带动和辐射周边景点的良性循环发展。”市交通局副局长马国波说,该道路的建设,将极大地推动我市“旅游强市” 战略的实施。
记者了解到,目前,万绿湖大道已完成建安投资占总工程量约 60%,预计今年10月30日前完工。
本报记者 蒋安春
上一篇:省残运会开幕
下一篇:市领导昨看望河源籍复退军人精神病患者并送上慰问金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