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王福重纵论“房价” 商品房价格几年内难下跌
城市化进程中,“居者有其屋”一直是市民的梦想。
近几年,不断上涨的“房价”一直是牵动国人神经的热门话题。究竟哪些因素推高了房价?政府应从何处入手遏抑房价过快增长?今后,房价会下跌吗?昨日,经济学家王福重做客“ 河源论坛”,拨开房价高企背后的迷雾,抽丝剥茧地为市民厘清其成因,并对购房者提出建议。
市几套班子领导聆听了该讲座。
问题一:谁推高了房价?
观点:现有的分配制度、“分税制”的财政制度以及“不差钱”的央企纷纷重金囤地,是房价居高难下的主因。
今年4 月,国家进行了新一轮的楼市调控,规定二套房贷首付 50%,停止三套及以上房贷,这被认为是“史上最严”的调控手段。但是,7 月份以来,房价仍在不断上涨,出现“量价齐升”的情况。
为什么“史上最严”的调控政策没有达到目的呢?
王福重认为,这有市场的因素,因为供给还是比较缺乏,需求依然比较庞大,特别是城市化正在进行,城市人口净流入,而且富裕人群在其中占很大的比例,他们需要买房子。但是,房价高企的背后,还有制度性的因素。
首先是现有的分配制度。改革开放三十年,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了,他们拥有大量的财富。但可选的投资渠道是相当少的,房子几乎是有钱人唯一一个比较安全的投资渠道。过去的十几年,买房的人收益都很大,刺激了有钱人踊跃地把钱投入到房地产中。
其次,是中国现有的“分税制” 体制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存在利益博弈。地方政府的收入非常有限,不得不靠土地和房地产来争取更多的财政收入,也就没有了抑制房价下降的源动力。因此,虽然中央政府表示要严控房价,但如果不改革分税制度,希冀地方政府对高房价“下重拳”,并不现实。同时, “不差钱”的央企不惜重金纷纷囤地,进入房地产市场,推高了房价。
问题二:房价会降下来吗?
观点:国家调控的目的,并不是降低房价本身,房价几年内难以下降,如果短期内下跌,可选择购入。
王福重说,国家进行新一轮楼市调控的目的,是“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趋势”,而不是降低房价本身。至于低收入者的住房,不应通过房价下跌解决,只能由政府通过廉租房、公租房等方式解决。
那么,政府手里还有没有抑制房价的“ 杀手锏”呢? 王福重说: “有,这就是开征房产税,但是,房产税几年内是难以开征的。”因为,房产税本身在法理上就有缺陷,我们国家的土地国有的制度,决定了不可能像西方世界那样,征收所谓的房产税,这项税收制度的推出还需要时间。
“几年内,房价是难以下跌的,如果有下跌,大家就可以选择购入。”王福重说。
王福重认为,现阶段,政府的责任是要加强保障性住房的供给,特别是廉租房和公租房的建设, “地方政府的责任不是单纯的控制房价,单纯降低房价对低收入人群购房其实并没有多大帮助。”他表示,居民的住房问题是分层次的,其中大部分人需要通过廉租房、公租房来解决,一部分富裕人群可以通过商品房来解决。
建议:年轻人要端正“住房观念”
讲座结束后,王福重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给刚参加工作,尚没有能力买房的年轻人给出建议。
他说,解决年轻人的住房问题,首先是政府的责任,因为一个地方如果不能吸引年轻人来,这个城市就难以发展和繁荣,而安居才能乐业,因此地方政府有很大责任。
此外,年轻人也要有没房的心理准备。“既然我们改变不了房价过高这个现实,那么,自己就要有一个心理准备,可能会长时间租房。”王福重说,其实这并没多大关系,在其它国家,比如英国、法国,他们第一次买房的年龄都在40 岁以上。
王福重说,刚参加工作的“无房一族”一是要有租房的心理准备,二是不要把“房子问题”看得过于沉重。
本报记者 蒋安春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