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歌手成假期文化生活风景线市民企盼假期文化盛宴
节日期间,一些外来工自发在市高新区广场练习舞蹈。本报记者 陈仕平 摄
阿昌和阿极是河职院的两名学生,也是两名“流浪歌手”。10 月5 日晚上,他们成为茶山公园里的明星,两人的演唱吸引了不少路人的围观。有市民表示,流浪歌手也会成为文化生活的调剂品,市民迫切希望假期能够有可供消遣的文化场所,一解市民的 “文化饥渴”。
【流浪歌手受追捧】
“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注定现在暂时漂泊,无法停止我内心的狂热,对未来的执着……” 10 月5 日晚上,在茶山公园喷泉旁边的广场上,流浪歌手阿昌开始了当天晚上的演出。鸭舌帽、 T 恤、牛仔裤和板鞋,一把吉他和一个音箱,旁边还有一个装着零钱的吉他袋,这几乎是流浪歌手必备的“行头”。阿昌的伙伴阿极则在一边静静地看着阿昌的演出。
不一会,小伙子的卖力演出就吸引了过往游客的围观。两名路过的游客掏出身上所有的零钱放到阿昌的吉他袋里,为同行的女士点了几首歌。每唱完一首,人群中就有不少人为他欢呼鼓掌。唱到最后,两名游客还是不尽兴,让阿昌弹吉他,自己亲自“献唱”,在他们的带动下,很多市民也参与其中,还有市民特意跑到商店里给阿昌买来一瓶水。
两名小伙子告诉记者,他们一个来自惠州,一个来自和平,都是河职院的学生。经常游走于惠州、深圳以及一些商业活动的舞台。那天晚上的演出能得到这么多人的追捧,阿昌说有点超出了自己的预料。
【寻找文化“消遣”地】
市民高女士和老公散步时经过这里,阿昌的演出让他们停下了脚步,一直看到两个小伙子快 “收工”的时候才离开。
高女士告诉记者,由于老公要值班,七天长假,她和老公一直待在河源。对电脑和电视厌烦了之后,高女士特别想看看演出、泡泡图书馆、逛逛展览,但自从来到河源工作后,这样的机会就不多了。
高女士说她最喜欢阿昌唱的那首《天使的翅膀》,以前有一位被称为“西单女孩”的流浪歌手就是唱着这首歌在网络上走红的,这首歌可能也表达了阿昌心目中渴望被“发掘”的梦想,所以他唱得最有感情。
高女士告诉记者,假期很想享受一下轻松的文化生活,也给自己充充电。可是自从来河源工作之后,高女士就没有听说过有什么文化“消遣”的地方。最近,高女士也计划着跟老公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但是在河源找不到正规的电影院,她说打算去最近的惠州来达成这一愿望。
【市民盼“文化盛宴”】
“河源有图书馆吗?”不少市民向记者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在“河源论坛”上,也有不少网友在讨论这个话题。“河源有图书馆吗?我还刚听说耶!”网友“奈落”的留言代表了多数人的观点。也有网友表示知道图书馆在什么地方,但是图书馆太破旧,书太少,所以几乎忽略了它的存在。
一位网友表示,市民选择用文化消费的方式来度过十一黄金周,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节日里,人们已经不能简单地满足于吃喝等物质消费,精神方面的需求日益突出,所以看电影、泡图书馆、逛书店、看展览的市民日渐增多。一个地区少不了一个读书的好去处,当然若有一个相当规模的书店也可以,但是人家的书是卖的。所以一个好的图书馆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河源有个像样点的图书馆,我会经常去那混的。”网友 “阿格”也表示支持。
本报记者 冷春玲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