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圣火昨日在我市传递有市民为观盛况来回乘电梯
昨天上午,市委书记陈建华(右)与亚运火炬河源传递活动第一棒火炬手欧争涛共同展示亚运火炬“潮流”。当天,第16 届亚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市区举行,活动全程9.6 公里,共80 名火炬手参加河源站火炬传递活动,超过10 万名沿途群众载歌载舞为亚运加油,展现“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的城市形象。本报记者 胡青松 谭兴孚 摄
本报讯(记者 谢素德)“潮流” 照亚运,圣火亮河源。昨日,随着市委书记陈建华宣布“第16 届亚运会火炬传递河源站活动开始!” 熠熠闪耀的亚运圣火,从文化广场开始了“和谐之旅”中精彩纷呈的一段里程。80 名火炬手高举“潮流”火炬,手手相传奥林匹克精神和亚运精神,一路牵起河源市民的诚挚祝愿和五彩梦想。
昨天一大早,市文化广场上红旗飞舞,彩球飘扬,人头攒动,喜庆和欢乐写在人们的脸上。上午9 时许,火炬传递起跑仪式正式开始。市委常委、副市长杨耀初在致辞中表示,河源是本届亚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广东省内的第11个城市, 340 多万河源人民有幸参与、分享亚运圣火的传递,见证这一举世瞩目的历史时刻,共享广州2010年亚运会的荣耀,倍感光荣与自豪。相信传递活动能让亚运精神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传播,也能充分展示河源客家古邑的人文气息、建设成就和人民的精神风貌。
在现场数千名观众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市体校优秀举重教练欧铮涛从陈建华手中接过“潮流”火炬,开始第一棒的传递。在 9.6 公里的传递里程中,“潮流”火炬经过市体育馆、建设大道、河源大道、茶山公园、市政府大院、市人大大楼等多个标志性建筑和新市区几条主干道,最终回到文化广场结束。圣火所到之处,都被欢呼声热情拥抱,点燃了全城的希望与梦想、激情与快乐。
10 时40 分,最后一棒火炬手、我市民营企业家张国权健步来到收火仪式现场,与市政协主席陈志干一起高举火炬点燃了圣火盆。副市长吴有必代表我市上台接受第16 届亚运会组委会领导赠送的火炬和证书。在激昂的音乐和现场观众的热情欢呼下,圣火护卫队员将圣火盆的圣火引回火种灯中,熄灭圣火盆,并宣告河源站的火炬传递活动圆满结束。
二千警力保平安
昨日上午,第十六届亚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市区举行,3 个多小时里2000 多名民警守护着9.6 公里路线,确保了火炬传递在我市圆满举行。
为确保火炬传递活动安全顺利进行,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彭定邦任总指挥的亚运火炬传递活动河源站安保工作总指挥部,制定了火炬传递活动安保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先后组织了两次亚运火炬传递安保演练,确保了昨日的火炬传递安全顺利。下午2 时,亚运火炬传递运行车队在安保警力护送下安全离开河源市转场往韶关市。
刁城帮 河公室 摄
清晨去追“潮”自在“潮流”中
“走,看火炬去!”
昨日一大早,人流开始涌动着向一些特定的区域聚集,无论是年轻的,还是年迈的脸庞上,都闪动着一份特殊的光芒:有一些兴奋,一丝激动。
路上,四处可以见到卖小国旗和亚运会旗的人。人们把一些小国旗贴在脸上,手里拿着小旗子迎风挥舞;一些年幼的孩子,则在头上绑上红色的飘带,上面那“亚运加油” 的字,把稚嫩的脸映得红红的。
沿江路的一侧,早已被人流拥挤成一面几里长的“墙”。在文化广场门口,欢呼声一阵接着一阵,不断舞动的国旗唤起人们的热情。人行道的花台上,路边的摩托车上,旁边社区的台阶上……一切 “制高点”上,都有人“占据”。他们伸长脖子,踮起脚尖,目光,向着同一个方向:广场出口。
九点一刻,当广场的大屏幕显示亚运圣火已经点燃,第一棒火炬手开始起跑,一股被放大的欢乐洪流,便如同投石入水后泛起的涟漪,以广场为中心,开始向街道两边扩散。而当举着火炬的红色身影出现在大家视线中,这份激动就爆发成巨大的欢呼。这一刻,“亚运加油”、 “河源加油”的声音,响彻天空。
人们兴奋的脸上,有一种神圣的带有膜拜的表情,干净而富有激情。
火炬手举着“潮流”在奔跑,欢呼则追赶着“潮流”向前。而更远处,无数翘首以待的人兴奋地挥舞旗帜,掀起一片红色的波浪。
这一刻,不仅是文化广场门口,在火炬传递的路线上,还有更多的人都在期待“观火”、“逐潮”。 “我感到很荣耀,很自豪!”在建设大道一处工地门口,来自湖南怀化的荆先生坐在小板凳上,不时向着火炬到来的方向张望。他和200 多名工友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个多小时,而当天,他们就要离开河源。
“这是历史时刻,我一定要把它记录下来。”在河源大道,一个摄影爱好者背着相机,焦急地寻找着拍摄位置。他已经追着“潮流”赶了几个地方,但因为人流太密,一直找不到好的拍摄点。
火炬手经过的路线上,店铺的老板放下了手中的活;路人拿出手机,打开拍摄功能;父亲则把年幼的孩子举到肩头……
有一道来自太阳的火焰,在这个早晨,炽热了我们的眼睛,滚烫了我们的内心。
本报记者 蒋安春
为了看一眼 来回乘电梯
本报讯(记者 张安定)有市民为了能看到火炬传递的盛况,在长鸿花园大门处来回乘坐扶手电梯。这是记者昨日上午看到的有趣一幕。
长鸿花园大门口正对文化广场,成为市民观看火炬传递的首选位置。9 点不到,大门宽10 余米的阶梯上,密密麻麻站满了人。晚来的人找不到位置,打起两侧扶手电梯的主意,有人上了电梯便向后转,往文化广场望去,瞧一瞧火炬来了没有。
记者看到,在火炬即将出来的时候,有市民就这样来回上下电梯,虽然总共只有20 多秒的时间,他们却依然乐此不彼。
工地观火炬 工友乐开怀
本报讯(记者 张安定)为配合火炬传递活动,沿途工地昨天上午全部停工。记者在建设大道的几处工地看到,平时劳作的农民工,利用放假观看火炬传递。
来自湖南怀化的荆师傅,在建设大道东某楼盘做模架工,看完火炬传递就要离开河源。早上 8点不到,他就与200多名工友一起,在马路边等着看火炬。
建设大道沿线的各个工地,众多工人都乘着放假,翘首期待火炬手的到来。他们纷纷抢占有利地形,土堆上,吊篮里,都有他们的身影。火炬手经过时,工人们发出阵阵欢呼,在劳动的闲暇享受这难得的欢愉。
放飞和平鸽 有我的22 只
本报讯(记者 张安定)家住新江一路的卢先生昨天特别激动,因为放飞的1000只和平鸽里有他家的22只。
卢先生养信鸽有一年多时间了,前天晚上将自己精心挑选的22 只鸽子,交给了市信鸽协会的工作人员。卢先生说,能为亚运出一份力,自己很光荣。11点鸽子起飞的那一刻,自己很兴奋。当卢先生回到家时,22只鸽子已经一只不少的飞了回来,他赶紧撒了把食“慰劳”了一下。卢先生说,放飞的不只是和平鸽,还是好运鸽,希望这些鸽子能将和平和好运散播到四面八方。卢先生还透露,自家的鸽子还将在世客会上亮相。
酒店截明星 市民举“潮流”
本报讯(记者 谢素德)“赶紧帮我也照一张!”昨日,亚运火炬传递河源站第一、二棒火炬手刚走出文化广场,不少市民就相拥着要与“潮流”合影,希望留下美好的历史时刻。
第一棒的欧争涛和第二棒的吴有必在结束火炬传递后便回到了住宿酒店,刚到酒店大堂,他们就被酒店的工作人员围住了,纷纷上前要与“潮流”合影。两位火炬手见大家如此热情,也慷慨地让大伙亲密接触“潮流”。有幸举起“潮流”的张丽花告诉记者: “没想到能幸运地接触到火炬,虽然不是真正的火炬传递,但摸到火炬的那一刻,自己还是感觉很幸福、很激动。”
每天跑步二百米 只为荣耀两分钟
“这是我人生中最精彩、最荣耀、最难忘的两分钟。”68 岁的李万源是这次火炬传递活动中年龄最大的火炬手,说到传递亚运火炬,他难掩激动。
“刚开始跑的时候,心里很紧张的。”李万源是第三棒,他从副市长吴有必的手中点燃了自己的火炬。活动前,他就和吴有必商量好了,传接棒的时候,要做三个动作:击掌、接火、两人一起举起火炬,“当时要一边跑,一边和观众招手致意,心里紧张,护卫的人就说:跑快点。”
为了跑好这短短的120 米,当选火炬手后,李万源每天晚上都坚持进行200 米的慢跑,“以前也打羽毛球、乒乓球,注意锻炼,所以身体没问题,跑完后一点也不累。”
李万源说,亚运火炬他要好好珍藏,要做为“传家宝”,“我要把这份荣耀,当作人生继续前进的动力,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余热。”
蒋安春
最小火炬传递手 希望妈妈来助威
第79 棒火炬手李文玲,是名摔跤运动员,今年只有14 岁,是参与传递的火炬手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李文玲老家就在紫金蓝塘,但遗憾的是没有亲人到现场给她助威,感受她作为运动员参与火炬传递时的那份光荣。
火炬传递前一天,记者问她:紫金这么近,父母应该会来看火炬传递吧?她的回答是没有。李文玲说,父亲在外地做工,母亲一人在家,还要照顾弟弟,自己其实很想她来看一下的。第79 棒火炬手的传递路线在文化广场,两侧正好没有观众,李文玲在护卫队的陪同下,跑完了这120多米。
李文玲说,传递火炬比进行了一场摔跤决赛还紧张,刚上场时手心都在冒汗,这让她暂时忘记了亲人不在的遗憾,双脚不听使唤的跑完了全程。由于年龄限制,李文玲参加不了广州亚运会的选拔。传递完火炬后,李文玲没有时间回家,得马上赶回省体校进行训练。她告诉记者,她近年的目标是进国家队,争取参加下届亚运会。
张安定
七十高龄不言老 激情表演助传递
“心情非常激动,非常澎拜。能够为我们亚运会出一点微薄之力,感到非常骄傲和荣幸。”昨日,亚运会火炬在我市传递,来自我市木兰拳协会等团队的表演人员露出无比激动的心情。
“很多队员清晨6:30就起床来到现场等候亚运会火炬传递开始。”木兰拳协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她们派出了两个队伍,参演群众最高年龄有70 多岁,一个是腰鼓队,在起跑点市文化广场进行表演;一个是太极功夫扇,在火炬传递路段市会议中心门前进行表演。
此外,市老体协也派出人员在火炬传递路段进行了秧歌舞、太极柔力球表演;客家迎客民间艺术团表演了中华琴,广播电视大学表演了健美操等节目。用她们富有河源特色的文艺表演,欢快的舞步迎接亚运火炬的到来,为广州亚运会助威加油。
黄仕忠
酒店服务质量优 嘉宾言称河源美
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给前来我市参加亚运会火炬传递的相关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称在河源吃得好,住得舒适。
按照亚运会相关要求,我市加强对定点酒店、餐厅餐饮的安全监督。对定点酒店派驻多名执法人员,在现场监管餐饮食品安全,检查厨房卫生、食品直接制作人员健康证明等。对购货采购的索证索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供货方必须有合格的经营证照。对猪肉类食品必须从市肉联厂进货,并索取经检疫检测合格报告书。
对接待宾馆酒店、举办场所内外餐饮服务单位进行驻点监督,有效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黄仕忠
河源新闻网对亚运会圣火在槎城的传递即时报道详见:http://www.hynews.org/news/2010/1024/article_13992.html
上一篇:回收行业漏税严重 税务部门加强监管
下一篇:总参观人数创纪录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