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文化广场将添体育休闲新区 世客会前可与市民“见面”

专家在体育休闲新区现场“把脉”。

    本报讯(记者 蒋安春)世客会前,市民又将有一个休闲锻炼的好去处。记者日前从市城管局获悉,市文化广场体育休闲新区景观工程正在抓紧建设,11 月20 日前将向市民开放。

3公里自行车道贯穿新区

    “可以把近江边的绿化树抽疏一部分,移种到沿江路一侧,成为行道树。”10 月29 日,广东省著名风景园林专家陈守亚教授受邀到我市,为正在进行景观工程建设的市文化广场体育休闲新区现场 “把脉”。

    该新区是市区的第一个体育公园。它位于文化广场东侧,与客家文化堤廊相连,面积4.7 万平方米。按照规划,新区将增设7 个网球场、3 个羽毛球场、2 个气排球场、1 个门球场、3 个儿童游乐场,并设计有全民健身路径和一条贯穿文化广场与客家文化堤廊、长3 公里宽2 米的自行车道。“这些体育场地,我们都是按照高规格的比赛标准来设计建设。”市城管局副局长汪永华说。

绿化体现“低碳”理念

    据汪永华介绍,体育休闲新区景观工程在9 月20 日开始启动建设,目前已完成了工程量的70%,将力争在11 月20 日前全部完工,向市民开放。

    新区的景观建设,其中一个亮点是其在设计建设时体现出了 “低碳”理念。汪永华说,首先,新区的绿化树木以高大乔木为主,乔木不但能立即营造出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的景观效果,而且生态效益明显,它在吸收二氧化碳、有毒气体、噪音以及粉尘和增加空气湿度方面效果明显;其次,新区多采用自然排水的方式,尽量减少硬底化的铺装,让雨水能自然渗透到地下。

    此外,新区建设还有颇多以人为本的地方。比如,新区内将建造一些有序分布的无臭生态公厕,它们不但风格别致,而且很人性化;另外,新区内还安置有一些座椅,建造了一些避雨亭廊,并设置了两个小卖部,充分考虑了市民休闲需求;自行车道即尽量靠近东江,也是一条观景路径。

    “新区建成后,将填补河源城市建设的一些空白。”汪永华说,该新区是我市第一个体育公园,它把文化广场与客家文化堤廊连成一体,体现了政府“还绿于民”、“还地于民”的理念。

    汪永华说,新区的绿化主要以四季常绿的树木为主,其中用花草、石头、建筑小品点缀,在体现体育与公园相结合的功能基础上,尽量弱化了体育的“硬朗”风格,“周围都是高大的树木,绿草如茵,在这样的环境下打球、骑车,既是低碳运动,又是有氧运动,感觉会很舒适。”






上一篇:志愿者上街服务劝市民“学会走路”营造顺畅交通秩序
下一篇:“水浸街”致居民水中过端午节 记者陈盛开“不放过”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