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周凤娟为弥补“先天不足”每天看十多家媒体新闻
2008年5月7日,永远难忘。
工作仅一年多的我,突然被委以重任,做新闻部主任。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走进新闻部主任室的复杂心情,在门口徘徊许久。从门口到办公桌,短短的几小步,但从来没有如此沉重和漫长。
这不仅是因为一个年仅26 岁女孩的稚嫩,更多的是源自于责任的压力。从一名普通记者到一个部门的决策者,该以怎样的模样面对,才能不辜负领导的信任?新闻部,这个承担了市委市政府最重要宣传任务、曾经创造过无数辉煌、节目常年保持河源电视台收视率第一的窗口部门,一个初出茅庐的黄毛丫头,拿什么来带领这个团队?
“开始”总是艰难的。一个经常丢三落四的马大哈,每天要接 N 个电话,安排N 个采访……不知所措忙碌的日夜,尽管小心翼翼,但还是栽了跟头、写了检讨、流了泪水……
为了弥补“先天不足”,学习成了头等大事。晚上8 点多下班回到家,还不敢懈怠,打开电脑或电视,从中央到地方,一口气浏览十多家媒体的新闻,研究他们的好做法、好经验,对比自己有哪些不足,经常熬到深夜12 点。每逢累得精疲力尽之时,总是勉励自己:除了更好,你别无选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不断创新、不断超越,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肯定和赞扬;我也由衷地感谢那段“痛苦”的经历,让我拥有了更快的成长,更多的收获……
蓦然回首,来到新闻部已两年多,我们的家庭成员已从当初的25 人壮大到36 人,不知不觉,自己已从“新人”变成了“旧人”。
有经验的农民说,蔬菜地里黄瓜长得最快,如果你晚上蹲在菜地里,都能听到黄瓜“蹭”、“蹭”生长的声音,如果你在黄瓜上绑一根绳子,就会听到绳子被撑破的“叭”、 “叭”声。
如果你是《河源新闻联播》的热心观众,相信你一定能听到我们长大的声音。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