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记者周凤娟为弥补“先天不足”每天看十多家媒体新闻

   

    2008年5月7日,永远难忘。

    工作仅一年多的我,突然被委以重任,做新闻部主任。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走进新闻部主任室的复杂心情,在门口徘徊许久。从门口到办公桌,短短的几小步,但从来没有如此沉重和漫长。

    这不仅是因为一个年仅26 岁女孩的稚嫩,更多的是源自于责任的压力。从一名普通记者到一个部门的决策者,该以怎样的模样面对,才能不辜负领导的信任?新闻部,这个承担了市委市政府最重要宣传任务、曾经创造过无数辉煌、节目常年保持河源电视台收视率第一的窗口部门,一个初出茅庐的黄毛丫头,拿什么来带领这个团队?

    “开始”总是艰难的。一个经常丢三落四的马大哈,每天要接 N 个电话,安排N 个采访……不知所措忙碌的日夜,尽管小心翼翼,但还是栽了跟头、写了检讨、流了泪水……

    为了弥补“先天不足”,学习成了头等大事。晚上8 点多下班回到家,还不敢懈怠,打开电脑或电视,从中央到地方,一口气浏览十多家媒体的新闻,研究他们的好做法、好经验,对比自己有哪些不足,经常熬到深夜12 点。每逢累得精疲力尽之时,总是勉励自己:除了更好,你别无选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不断创新、不断超越,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肯定和赞扬;我也由衷地感谢那段“痛苦”的经历,让我拥有了更快的成长,更多的收获……

    蓦然回首,来到新闻部已两年多,我们的家庭成员已从当初的25 人壮大到36 人,不知不觉,自己已从“新人”变成了“旧人”。

    有经验的农民说,蔬菜地里黄瓜长得最快,如果你晚上蹲在菜地里,都能听到黄瓜“蹭”、“蹭”生长的声音,如果你在黄瓜上绑一根绳子,就会听到绳子被撑破的“叭”、 “叭”声。

    如果你是《河源新闻联播》的热心观众,相信你一定能听到我们长大的声音。






上一篇:种植下百种花木 滨江大道锦上添花 过路市民大赞景美
下一篇:栽好梧桐引凤栖连平签约20个项目 投资总额近50个亿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