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76岁抗美援朝老兵想再到朝鲜看看当年战斗阵地
“我叫黄佛镜,原中国人民志愿军东江军分区独立8 团战士, 1951 年10 月24 日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作战……”11 月2 日上午,已是76 岁高龄的和平阳明镇新社村黄佛镜老人兴致颇高地向记者畅谈起60 年前那段峥嵘岁月。
入朝:黑夜如白昼
1951 年是抗美援朝战争最紧张时刻,他就是那年春入伍,分在东江军分区独立8 团。在部队接受了为期9 个月的军事训练后,他随部队北上,于10 月24 日晚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成为第三批入朝志愿军战士。
跨过鸭绿江,黄佛镜所部经过短暂休整后,即刻赶赴前线。他身背近百斤的辎重,昼伏夜行,全凭两条腿赶路。这苦点、累点没有问题,最让人气愤的是部队行军时经常受到美国飞机的“ 特别照顾”。为了阻止志愿军夜间行军,美机经常向他们投放照明弹,把夜间变成了白天。老人说,就是当时地面上掉一根针也看得很清楚。美机边扔照明弹,边用机枪扫射,有时还会丢炸弹,途中有好几个战友都是这样牺牲掉了。对美国飞机,他恨得咬牙切齿。他总想有朝一日,能看到我军把这些可恨的飞机打下来。
见证:飞机撞山头
这以后,还真让老人见证我军 “咬”下洋飞机的事。
那是1952 年夏,一次运送弹药到目的地后,他和几个战友正坐在山头休息,猛然听见头顶上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声音,他循声一看,原来是我军的一架飞机被一敌机追着打,不禁为我军飞行员捏了一把汗。谁料,我军一个灵活的“鹞子翻身”,一下子转到敌机后面,敌机反被我军“咬住”,可能是惊慌失措,敌机一下子撞到了山头,“哗啦”一声,烟火四起,撞得粉碎。他们站在山头高兴地欢呼起来。
不到一个小时,志愿军战报马上就出来了。他才知道当时驾机的飞行员叫张积慧,志愿军空军英雄。以后几个月,他通过战报,又知道了张积慧驾机打掉美国王牌飞行员乔治·A·戴维斯少校的事情。
愿望:故地重游
当年,他作为一名运输兵主要负责向前线搬运炮弹,由于缺少空军的掩护,每一刻都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在一次背送炮弹途中,敌机俯冲过来,机枪对着他扫射,如果打到所背的炮弹就坏了,幸好他及时卧倒,弹片才打到了腿上。1953 年秋,黄佛镜带着战场上留下的两处伤疤光荣回乡。
现在,回忆起过去抗美援朝的往事,他的心情仍然非常激动。说起愿望,他说,想再到朝鲜看看,看看当年战斗的阵地!看看烈士陵园!看看永远埋葬在异国的战友……
本报记者 张涛 特约记者 何金盏
网友报料详见河源民生论坛:http://bbs.hynews.org/thread-60981-1-5.html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