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为青山添绿 让河源更美 我市将全面启动五大绿色工程

省市林业部门考察我市林业资源。

     河源在省内称得上最“绿”的城市。走进河源境内,满眼尽是葱郁,一道道厚实的绿色“屏障”天然而成。

     这些点缀万绿河源的森林更离不开河源人的努力。在今年组织的全省2009 年度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中,河源名列全省地级市中第2 名,目前其森林覆盖率达70.8%,位居全省第一。而市林业部门透露,将全面启动实施“五大绿色工程”( 即封山育林、森林围路围城、树木园林业科普、珍贵树种致富、高山油茶种植发展工程),在今后几年加快打造林业生态市。

规划封育面积1030万亩

     在2009 年度全省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中,河源综合考核评分名列第二。考核结果表明,河源市高度重视目标责任制的贯彻执行,扎实推进林业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封山育林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的各项目标。

     市林业局提供的数据诠释了这一结果。自去年10 月我市出台封山育林实施意见后,目前全市封山育林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全市规划封育面积1030 万亩,封育区2461 个,树立宣传或警示牌碑2632 个,界碑界桩3029 个;累计投入封山育林专项资金463.6 万元;紫金、和平、东源、源城及市属6 个国有林场高分通过验收,被评为“优秀”等次,受到市政府通报表彰。

     而林业部门造林绿化和市民义务植树活动也使城市的森林资源更加丰厚。据介绍,林业部门重点抓高速公路、铁路、公路等交通要道沿线和市区及中心城镇周边等重要地段新造林及抚育,全市共完成造林作业面积11.6 万亩,占年度任务的 100%。同时,全市还投入182.6 万元,完成“万村绿”工程示范村建设83 个,种植村道194 公里、绿篱景观带151 条、草皮5000 平方米、乔灌木53.3 株,总面积 6250 亩。此外,全市共有104.5 万人次参加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植树381.2 万多株。

     可以说,河源在举全城之力,加快城乡绿化、发展森林资源。

启动五大绿色工程

     2010 年是河源市建设现代林业、加快打造林业生态市的关键之年,这是全市林业系统的共识。正是这一共识,让市林业部门决定全面启动“五大绿色工程”,形成了具体的目标和措施。 ——实施封山育林工程。目标是5 年内(2010 年-2014 年)对全市1800 多万亩除300 多万亩桉树和其他经济林以外的1500 万亩林地分别实行全封山、半封山、轮封山。

     —— 实施森林围路(城)工程。力争用3 年时间对市区及5 个县的县城周边第一重山,粤赣、河梅高速公路、105 国道、省道341 线、省道242 线途经我市路段等5 条道路两旁一重山进行全面规划,通过封育管护、造林复绿等措施,加快面上绿化进程,进一步擦亮“ 万绿河源”这一城市形象。

     ——实施树木园林业科普工程。在市区梧桐山公园区域内规划建设一个总面积2500 亩、核心区200 亩的“树木园”,将它打造成市民的休闲公园、林业部门的科普基地。

     同时,还将实施珍贵树种致富和高山油茶种植工程。市林业部门介绍,“五大绿色工程”是今后几年林业工作的重点、亮点。

     “这些工程大部分林业部门本来就要做,我们只是进行整合、包装、提高,更便于实施,我们有能力推进并做好这些工程。”市林业局局长叶少军这样认为。

     森林资源不仅仅意味着健康、自然,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得到了发挥,同样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前,河源森林覆盖率达70.8%,位居全省第一。在这样稳固的林业生态基石上,期待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金山银山”伴绿水青山完全可以实现。

本报记者 黄丹 通讯员 胡华林 曾淦章






上一篇:两位乡贤慷慨解囊为世客会分别捐款300万元和100万元
下一篇:重奖优秀师生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