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及省创模专家到我市调研认为我市创模扎实而有效
专家组在市创模办查阅相关创模资料。
18、19 两日,国家环保部创模专家赵银慧和省环保厅创模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一行4 人到我市调研指导创模工作时指出,河源创模各项指标完成得很好,具备申报省创模技术预评估条件。省创模专家表示,会将这次调研的情况尽快向省环保厅汇报,争取省环保厅支持同意力争在明年1 月中旬前组织专家到河源开展创模技术预评估。
在两天的时间里,国家环保部创模专家赵银慧给市创模办、市环保局上了一堂创模专题辅导课;国家、省创模专家听取了我市有关创模工作的汇报,并先后到市七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市固体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万绿湖风景区等地,现场检查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和污泥处理设施、水源地水环境保护工作情况,还在市创模办查阅了相关创模资料,观看了我市创模宣传片。
成绩受专家组肯定
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资料,国家环保部创模专家赵银慧称,以前听说河源是一个很美丽的城市,但从未到过。这次来了以后,感觉河源名副其实。专家组在调研指导中认为,我市自2004 年开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模和环保工作,各有关单位各司其职,抓重点,破难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难点工作加快推进,近三年的创模技术资料整理完成较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6 项考核指标全面完成。一是成立了以市委书记陈建华为组长、市长刘小华为执行组长的高级格创模领导小组。二是出台实施了严格的创模问责机制。三是充实加强了市环保局机构设置,并将两个分局提升为副处级单位。四是提高了全市环保能力建设水平。五是加大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六是污染减排工作全面完成。
专家组表示,我市创模工作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探索建立投入多元化、运营市场化、管理企业化的运作机制,不断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污染防治、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投入。近年来,共筹资约9 亿元建成了8 座污水处理厂、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固体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市区七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等一大批环保基础设施。通过开展创模活动,我市城市绿化和道路改造及公园建设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效果明显、固废危废管理得到加强,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满意率进一步提高,现有创模资料整理完整规范。环境质量一直保持在优良水平,新丰江水库、枫树坝水库水质常年稳定在Ⅰ类标准,东江干流河源段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Ⅱ类标准,空气质量维持在国家空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是全省唯一无酸雨的地级市,生态城市规模初现。目前,河源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仍处于优级水平,水环境质量维持在良好水平。对照目前的各项指标要求,我市已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考核要求,具备进入迎检期的基本条件,同意我市向省环保厅提出技术预评估的申请,争取省环保厅于明年1 月中旬到我市开展创模技术预评估工作。
建议注重城市特色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国家、省创模专家还就我市如何进一步做好创模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意见:要将城市特色与创模特色相结合,重在表现创模过程,使创模宣传片更加突出河源创模特色和成效;进一步规范和梳理创模资料,突出重点和主次,做到创模资料规范、清晰、美观,使专家在评估验收时一目了然;要加快完善工业企业环境档案管理和机动车尾气委托监测工作;要完善市七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排放口和在线监控安装建设工作;要完善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泥规范处置工作;要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工作,21 个行业企业都要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要加大创模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模宣传氛围,提高公众对环保满意率;在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大后续的管理力度。
市委常委、副市长杨耀初表示,对国家环保部、省环保厅创模专家对河源创模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并请专家们放心,河源一定会严格按照国家、省创模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加大整改力度,巩固创模成果,提高创模水平,全力以赴做好创模技术预评估各项准备工作,以最好成绩迎接省创模技术预评估的到来,争取尽早通过国家创模技术评估,最终实现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
本报记者 陈仕平 通讯员 黄佑添 张勇波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