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水量达7.5万吨市区污水处理率超90%
编者按 我市已于12 月15 日正式向省环保厅提交“创模”技术预评估申请,省环保厅将于明年1 月中旬对我市进行创模技术预评估。为营造良好的创模宣传氛围,扎实做好各项迎检工作,本报今起推出“创模重点工程巡礼”专栏,敬请读者关注。
市污水处理厂是保护东江水质的重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
市污水处理厂是我市“十一五”污染减排的重点工程,也是保护东江水质的重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更是改善我市环境质量的一项民心工程。自2004 年建成通水以来,为我市污染减排、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预计今年总处理污水量 2610万吨,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 90%以上,消减COD在4299吨。
据介绍,市污水处理厂位于市区龙王阁,占地面积8 万平方米,工程规模为日处理量8 万吨,服务范围为河源市区,服务人口约40 万,总投资17253 万元。市污水处理厂厂长缪志青介绍说,今年3 月,新丰江过江污水管网及泵站正式投入使用,新市区的大部分生活污水通过过江污水管道流入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污水处理量由原来的5 万吨/日提升到7.5 万吨/日,每年消减COD 在4500 吨左右,市区的污水处理率也达到了90%以上,为我市的创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为确保水量增加后出水水质稳定排放达标,污水处理厂切实抓好设备设施维修更新和技术改造工作,不断提高污水处理专业技术水平和运行能力,保障工艺正常运行。该厂采用国际先进的微孔曝气氧化沟工艺,技术水平在省内位居前列。进入该厂的生活污水首先被输送至预处理池,经过机械粗格栅、细格栅的处理,分离出大小生活垃圾、沙砾等,然后经提升泵房,来到氧化沟,在活性氧化泥的作用下分解氧化,随后在终沉池进一步氧化处理,最后经紫外线消毒,出厂水的水质达到国家一级 B类标准。
此外,市污水处理厂还倡导循环利用的生态环保理念,污水中的污泥一部分经预浓缩带式压滤机的脱水处理成为制作有机肥料的原料,另一部分回到氧化沟,成为可反复使用的活性氧化泥。
本报记者 谢素德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