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创新社会管理打造山区特色模式
彭建文视察我市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现场考核争第一。
河源,作为一个后发而起的山区城市,流动人口10 多万,出租屋就有6 万多间,网民达90 多万……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河源经济发展,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剧增,社会管理出现许多新情况,出现许多新问题,面临新的挑战。根据中央、省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部署要求,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支持下,河源公安机关按照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梁伟发提出的“围绕平安抓创新,抓好创新促平安”的思路,以信息化为载体,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围绕努力打造 “平安河源、满意公安”、全力服务“三大崛起、幸福河源”的总目标,全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逐步走出一条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山区特色的社会管理新路子。
党委政府提供强力保障
据统计,我市目前流动人口10多万,出租屋达6万多间,网民达90多万;机动车39万辆,门户网站594个,手机用户达 73万人……社会环境从静态封闭向动态开放转变,社会管理对象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社会管理领域从现实社会向虚拟社会延伸,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我市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列入幸福河源的头等大事来抓。市委常委会专门讨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加大经费投入,为破解社会管理创新难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今年2月,市委市政府批转了《市公安局关于加快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公安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就流动人口、社会组织、虚拟网络社会的服务管理方面探索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加快构建党政领导、公安主抓、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格局,为公安机关开创具有河源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供了坚强后盾。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梁伟发到河源视察创新管理工作。
围绕平安抓创新抓好创新促平安
“创新是公安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彭定邦多次指出,以社会管理创新推动公安工作上新台阶,促进平安河源建设,服务三大崛起,建设幸福河源是我市公安机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近年来,中央政法委和公安部、省公安厅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根据部署要求,河源公安机关坚持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实践,以建设“一平台三系统”(公安指挥中心平台、警务综合信息系统、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系统、政府各部门联网的信息系统)、“五个一网”(视频监管一网控、办案办公一网通、情报信息一网综、服务措施一网办、工作执法一网考)、社会管理“六项创新”(创新公安情报信息工作,强力推进“大情报”平台建设;创新互联网监管机制,强力推进“大网安”格局;创新打击犯罪举措,强力推进网上作战;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强力推进 “一证通”制度;创新队伍管理载体,强力推进工作执法“一网考”;创新和谐警民关系途径,强力推进服务措施“一网办”)为重点,扎实推进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省公安厅决定于今年5月下旬在我市召开全省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经验交流片会。全市公安机关以此为契机,再掀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热潮。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多次召开全市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会议,对我市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查摆,对创新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深化提升要求。
彭定邦深入一线检查创新管理工作。
实现“四个务必” 做好“四项工作”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彭定邦指出:今年以来,中央和公安部、省公安厅把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提高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能力、推动公安工作发展的重大举措,全市公安机关要按照“围绕平安抓创新,抓好创新促平安”的思路,围绕努力打造“ 平安河源、满意公安”、全力服务“ 三大崛起、幸福河源”的总目标,全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实现“ 四个务必”: 一是务必要使省委省政府批转省公安厅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十七条”意见率先在我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为全省欠发达地区公安机关开展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可学、能学的经验做法;二是务必要在省厅的创新工作交流片会前考核中成绩排名进入全省欠发达地区前列,力争取得第一名;三是务必使创新交流片会达到省公安厅领导满意、兄弟市参会代表、嘉宾满意和我市公安机关民警满意 “三满意”;四是务必通过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促进“平安河源、满意公安”、“平安大运”目标的实现。
为实现这一目标,彭定邦在部署我市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时, 对各级公安机关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打好基础。
即通过创新理念、手段、举措、方法, 达到硬件建设好、应用推广好、工作机制配套好。二是提高素质。通过各项创新举措, 切实提高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技能, 提升民警的工作效能, 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和民警形象。三是服务实战。通过各项创新系统应用, 提升打击犯罪、服务群众和社会管理的能力。四是促进平安。进一步强化维稳措施、化解社会矛盾、压减犯罪空间, 降低发案率, 提升公众安全感和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满意度, 实现河源社会治安大局的持续平稳。
交通指挥中心视频监控保平安。
打造河源的特色和亮点
为全面掌握当前我市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六项创新”工作情况,充分做好迎接全省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经验交流片会在我市召开的准备工作,今年以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彭定邦率队深入市公安局直属单位、各县区公安局对社会管理“六项创新”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督导,现场观看了相关单位对各系统的应用演示,听取了各责任单位关于创新工作任务指标完成进度、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等方面的汇报。
彭定邦要求,各责任单位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尽快完善相关系统基础建设, 各单位“ 一把手” 要亲自组织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抓紧研究对策, 亲自动员部署, 亲自检查督办。对已经查找出的问题和不足, 要采取超常规的手段强攻硬推、破解难题; 此外, 要采取硬措施、硬办法推动各县(分) 局“ 六项创新” 工作系统应用成效明显提升。在完成好规定动作的同时, 创新自选动作, 打造河源的特色和亮点。
治安部门加强旅馆业管理。
“大情报”显神威
一名办案民警对记者说:如果不是“大情报”系统报警,即使面对面走过,也不知道他是被网上通缉的犯罪嫌疑人。4月15日,源城公安分局兴源派出所在一天内,通过“大情报”系统抓获江某林、林某强两名网上通缉在逃人员。
据了解,当天10时左右,兴源派出所接到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指令,称在逃人员江某林在兴源所辖区出现。民警迅速出警,经过近4小时的查控,成功在红星路某照相馆将其抓获。
当天16时50分,该所再次接到指令,称市区某银行里,在逃人员林某强在办理业务。接警后,值班民警赶往现场实施抓捕,成功将在逃人员林某强抓获。
据查,江某林因涉嫌故意损毁公私财物被湖南警方网上追逃;林某强因涉嫌抢劫他人手机被深圳市警方网上追逃。
据了解,目前,市区共建设可调控的一类点摄像头近2000个,社会面摄像头点(均纳入公安管理)共2万多个,公安机关在大街小巷布下了天罗地网。一名民警形象地比喻说,我市公安机关有了“大情报”系统,犯罪嫌疑人就是最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这灵敏的好“猎狗”。今年1至 4月我市各级公安机关利用该系统共抓获在逃人员636人。
说起我市公安机关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带来的实惠,东源县公安局的办案民警最有说话权。4 月3日,东源县公安局通过治安视频成功拦截一辆粤ARJ3××的涉案车辆。
据了解,当天9时20分,东源县公安局指挥中心110“大情报”系统报警,发现一辆涉案车辆粤ARJ3××进入东源县辖区。110立即指令灯塔派出所和交警灯塔中队迅速设点进行布控拦截。 10 时15 分,涉案车辆被民警成功截获。经查实,该车曾在和平县东水镇被盗。
办案民警认为,车辆被盗,盗贼将车改头换面,即使真正的车主见了可能也认不出来。如何打击此类违法犯罪,不可能让办案民警一辆辆去寻找,只有依靠信息科技手段,创新管理才能更好地打击犯罪,服务百姓。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公安机关利用“大情报”系统,成功拦截了各类涉案车辆38辆。
“服务措施一网办”利民为民更快捷
近年来,通过公安“三基”工程建设,我市各级公安的基础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更有效地加强社会管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彭定邦指出,就是要向科技要警力、要效率、要战斗力,为社会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据了解,从2007年开始,我市公安机关构建公安指挥中心平台、警务综合信息系统、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系统、平安河源网的信息系统,出入境、户政、交通、消防等行政审批和防范宣传、咨询、投诉等服务全部被“搬”到网上,先后推出121项网上便民服务措施,使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办理相关业务。
从今年1月1日起《, 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全面实施。该条例以居住证制度为重点,实现“一地办证,全省通行”,流动人员凭证逐步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务。同时,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对全省流动人员的居住、就业轨迹进行动态管理,变传统的“以证管人”为“以证管人+以屋管人+以业管人”“三位一体”管理。据市公安局户政科民警透露,为更有效地服务管理流动人口,已发放居住证 93683张。
此外,我市已经开通了《广东省流动人口自助申报平台》。这一平台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该平台借助互联网,下载、安装该系统后,登录《广东省流动人口自助申报平台》和二代证阅读器,通过系统二代证阅读器,只要3秒钟,流动人口的信息一目了然,就可以录入到公安机关流动人口管理信息中。该平台具有自动监控、凸显管控和外网使用、内网管理等多项便捷功能。如果出租人退出租房,依然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办理手续。该系统的开通建成,出租屋业主在家里就可以为出租人办理好流动人口信息,避免到辖区派出所的奔波。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推出的网上服务有21项业务实现了受理、审批、查询网上“一站式”服务,公安行政业务网上受理、审批占业务总量比率居全省前列。
“工作执法一网考”破解绩效考核难题
绩效考核历来是管理工作的难中之难,特别是面对日益繁重的任务,如何有效“盘活存量”,提升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能,实现警力无量增长,是公安队伍管理的一大难题。
为此,我市公安机关全力推进“工作执法一网考”民警管理新模式。“工作执法一网考”通过“流程网上走、数据网上录、结果网上生”,将考核结果与民警经济奖励、评先评优和提拔晋升“三挂钩”,客观、公正、透明,有效解决了工作中长期存在的 “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一网考”包括工作绩效自动考、执法质量全程考和督察监察全面考,其中“工作绩效自动考”有效提升了警务效率,盘活了警力存量;“执法质量全程考”有效提升了执法规范化水平;“督察监察全面考”有效监督了民警公正、廉洁执法。通过构建“三考合一”的科学考核体系,有效防止了案件该录不录、“体外循环”和该立不立、立而不办等现象的发生。
开展“一网考”以来,已在全市近 200 个基层所队全面应用并取得初步成效。为确保“一网考”的生命力,把考核结果与民警经济奖励、评先评优和提拔晋升“三挂钩”,目前我市五县一区公安机关已全部落实“三挂钩”的奖励经费,有效地激发了队伍活力,提高了全警采集应用信息的积极性,公安基础信息采集的完整率、准确率、增长更新率、成效率有了明显提升。
网上信访回复率达100%、满意率达98%
药店被抢, 老板娘杨某迅速登录 “公仆信箱”向市公安局有关领导反映情况。警方接警后迅速行动, 侦查10 余天,多次赴深圳开展抓捕工作,最后成功破案。近日,杨某专程到源城公安分局送上锦旗致谢。
该案只是我市公安机关网络问政的一个缩影。据悉, 自2008 年12 月1 日 “公仆信箱”开设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市公安局领导高度重视,指定由该局纪委负责具体答复 “公仆信箱”网民诉求,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截至今年3 月, 市公安局“ 公仆信箱” 共收到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转来的网民信件 909 件,已答复处理909 件,答复处理率达100%,满意率达98%。
网络微博开通以来,共发表博文2000 多条,有粉丝80万。4月15日,河源市召开网络问政总结表彰会上,市公安局荣获网络问政组织奖,并被评为网络问政先进单位,2名民警被评为网络问政先进个人。
公众安全感群众满意度年年有提高
公安机关的职责就是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让群众有安全感,更满意执法便民服务。随着社会的开放,群众法律维权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他们有困难找谁解决,社会矛盾又如何有效化解?
近年来,我市综治维稳各项工作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中心和“平安河源、满意政法”这一目标,强化“维稳是第一责任”的政治意识,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深入开展“百镇千村万户”平安建设,大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和“公安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警民关系和谐化”的“三化建设”及 “六项创新”,强化县、镇、村三级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平台建设,确保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县终结”,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去年来,我市就建设了镇(街) 综治信访维稳中心100个,全市1413个村(社区)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平台将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6个县级中心陆续建成运作。投入资金2601万元。有力维护了全市社会政治和治安大局的持续稳定,确保了北京奥运会、建国60周年庆典活动、广州亚运会和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期间我市的社会稳定,实现了市委市政府“综治维稳工作年年有进步、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年年有提高”的要求。
前不久,省委第一巡视组组长林伟伦对我市近年来综治维稳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综治维稳工作,加强了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领导,切实把综治维稳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确保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和取得实效,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基层基础工作非常扎实有效,综治维稳工作年年有进步,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年年有提高,做到了“方向明、思路新、措施硬、作风实、成效大、口碑好、形象佳”。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调查的结果显示,2010年我市公众安全感和公安工作群众满意度得分分别为93.94 分和93.42 分,较2009 年上升 7.7%和7.95%,居全省前列。
本报记者 刁城邦 通讯员 谢秋波 李燕南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