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本报记者“客串”搬砖工甫一出手就“献丑”

     9月7日清晨6时许,朝阳刚从东方升起,城市还未完全醒来,毗邻市客家文化公园的高档综合社区鸿大城施工现场已是一片忙碌。 27 岁的罗正方是云南人,在槎城各建筑工地从事钢筋切割、搬砖等体力活已7 个多年头,常年的重体力劳动让他比同龄人显得老成、黝黑。6 时30 分,简单用餐后,罗正方到安全房内领了一顶红色安全帽戴在记者的头上。

      “现在起,你就跟着我做些简单活。”罗正方告诉记者,工地上的安全帽分黄、蓝、红三色,黄帽是管理人员、蓝帽是特殊工种、红帽是普通工人。记者的建筑工基层体验之旅在罗正方的带领下开始了。

体力活也有技巧

      机械轰鸣、吊车升降、切割电焊……几十栋别墅的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初到工地,因为没有任何经验,记者只能做一名搬砖工,工作内容就是用一辆铁制二轮手推车将砖头运到地基坑边,单程距离约30米。

      没想到,就这么一项看似简单的工作,记者一上手就献丑了。记者将几十块砖头装上推车后,抬起扶手往地基方向推去,还没走多远,便因没掌握好推车重心,车翻地上去了,砖头散了一地,自己也差点被突然翘起的扶手打伤。“一车砖头几百斤,要多用点劲,掌握好平衡!别看这是体力活,也要掌握技巧!”罗正方喊得记者脸上火辣,一旁干活的工友看着边摇头边大笑。

      “把砖头捡起来,继续推!”记者鼓足了干劲扶起推车再次上阵,小心谨慎地把一车砖运到地基边,然后由砌墙的师傅将整推车的砖头卸下。记者回头看到,一旁注视着记者的罗正方满意地点了点头。几个回合下来,记者才基本掌握了运砖的技巧。

挣钱就是为了养家

      与罗正方交谈得知,一名搬砖工一天下来大概要搬运五六十推车的砖头,累计3000 多块,重达5 吨之多!“这么多年,早习惯了。我们这些工人没什么文化,只能干个体力活,现在收入还算稳定。”罗正方不时还提醒记者,在工地干活一定要注意安全操作,否则就有可能发生危险。

      来自江西赣州46 岁的木工李纯昆告诉记者,他的孩子现在南昌一所大学就读,每年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就要2万多元,老伴在家守着一些田地和照顾年迈的父母,而全家人的生活开支基本上是靠他一人打工挣钱来维持。“孩子争气,做父母就是再苦再累,也值得!”李纯昆自豪地说,“我们村好久没出过大学生了,孩子算是给自己长脸了。”

      “趁年轻多拼搏几年,以后给老婆孩子在河源买房子。”在旁抽着烟稍作休息的罗正方突然开口说:“他们夫妇都是外来农民工,结婚好几年了,孩子在市区上着幼儿园。”罗正方话音未落,一旁的李纯昆就接话:“提起家人,我都好久没回过家了,今年中秋一定要回去看看他们。”

那顿饭吃得真是香

      刚体验工地作业时,带着几分新鲜感,记者还能和工友们拉拉家常,但不到一小时,便大汗淋漓,不但渴得口干舌燥,还累得四肢发软。一上午,记者大约运了10 车砖头,结果饥肠辘辘,浑身酸痛。临近中午11 时许,记者在工地食堂打饭,要了一大盘稀饭和一碟菜,跟工友们坐在小凳子上边用餐边侃大山,那顿饭吃得真是香。

      吃饭时,坐在记者身旁的罗正方问记者:“第一次在工地干活,累吗?”记者反问他:“你做工地活这么多年了,累吗?”“累!但干得踏实,干得开心!”罗正方说,当你每天拖着一身疲惫回到家,看到老婆煮好了热腾腾的饭菜,孩子跑过来嚷着要你抱抱时,你就会觉得干什么都不累了,而幸福来得就是那么简单!

      “平时,大家靠打牌、看电视消磨时间,但一静下来就会想家,就想早点干完活,拿上工资回家跟老婆孩子团聚。”工人们告诉记者,他们最自豪的事就是,当路过一栋楼房时跟身边人说:“看,这就是我们建的大楼!”

本报记者 吴志坚






上一篇:龙川农业除虫除害 “统防统治”效果明显
下一篇:客家元素将被融入我市村镇建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