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佗城渐成旅游胜地
曾经读过不少关于佗城的文章,也看过不少关于佗城古迹的照片,似乎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能让人品出历史的味道来。于是,心里有着这样一个念头,便是亲身前往这个千年古镇走一走、看一看,想感受沉淀千年的历史文化,更想感受佗城古镇百姓如今的生活。
顶着暮夏午后热辣辣的太阳,记者沿着街道走了一圈,沿途大街小巷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学宫、南越王庙、考棚、宗祠等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街道的各个角落,与当代建筑交汇融合,别有一番景致。
在城池前方不远处,有家面积不大的商店,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家坐在藤椅上,守着货架上的佗城土特产。
“以前这些土特产只是自家吃,现在都卖给游客了。”老人家叫朱文英,在佗城生活了几十年。“近几年佗城变美了,游客也多了。”朱文英说,儿子本来在东莞一家百货公司上班,现在回来了,还一心想将土特产生意做大。
“ 游客越来越多了,这是商机。”朱文英的儿子朱远新自信地告诉记者。
佗城镇宣传委员刘雪光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初一到初七,佗城一下子涌入10 多万人,特别是大年初一,一天游客就来了5 万之多,接近以往一年的接待量。
尝到千年古镇焕发新机带来的甜头后,佗城人更加稀罕这来之不易的变化。“现在市县两级政府都在大力推广佗城景区,我们佗城的普通老百姓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力所能及地保护和美化家园。”说到这个,佗城景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马建成兴奋起来,“现在一些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就自发组成了一支环卫监察队,时常巡街监督各种不文明行为;居民们则全力配合环卫工作人员,按时给树木浇水、清理,时隔一年全部树种成活。”
逐渐被唤醒的古镇招来越来越多的目光。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属乡亲曾畅游佗城,将埋藏千年的记忆带向世界。
本报记者 吴志坚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