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客大道让我倍有面子
讲述人:邓勇强
职业:企业总经理
因在深圳、河源两地设有公司,作为河源人的我每月都来回跑几趟。从去年世客会前开通了迎客大道后,我每次回家都有了一种新感觉:回家的路真好!
高速公路市区出口路段是人们对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迎客大道开通前,每次回家都在城北站那时还叫河源站下高速进入市区。进入市区的道路凌乱,狭小,七弯八拐,高峰时段还常塞车,与深圳等大城市靓丽的出口反差很大,让我曾经感觉很不爽。有时企业的朋友相约来河源,看到出口的道路称河源好像是一座小县城,自己的心就像被针刺了一下。商界朋友对河源的第一印象不好,自己往往要花费更多的功夫,才能将生意谈成。那时就想:何时河源的高速出口也能像大城市一样靓丽,有文化、有品味,让异乡人回家有面子。
迎客大道的修建,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感谢市委、市政府的英明决策,修建了这么好的一条路。世客会后,我还特别邀请当时称河源是小县城的朋友来河源。一进入桂山大道的高速出口,就让朋友眼前一亮:真的有点不认识河源了。粤赣高速出口的“河源站”“中国红” 的设计,营造出热烈的迎客氛围,沿途是五彩缤纷的植物,利用植物的色彩花期进行造景,形成春绚、夏艳、秋灿、冬盈的景观效果,让人对河源城真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迎客大道与滨江大道相连接,开辟了一条由西南向东北的线路及粤赣高速进入市区中、东部的新通道。如今越来越多的河源人和外地客人从这里进入市区,这条路就像市区这个“大客厅”里的一条“走廊”,成为一个展示河源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一座城市的容貌的改变,能增强市民的自信心。第一次通行迎客大道时,我确实有市委书记陈建华所说的“从此天下无人小河源”的感觉。如今,每次回家,我都必走迎客大道,说来也奇怪,迎客大道开通后,每次带人回家谈生意都特别顺利,真是回家的路真好。
背景:河源迎客大道是我市中心城区干线路网“六纵十三横”中的重要一 “横”,位于市区南部,起于粤赣高速公路桂山出口,终点与滨江大道相交,全长4.2 公里。项目按一级公路兼城市Ⅰ级主干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60 公里,双向6 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宽100 米,设粤赣高速桂山互通立交和西环互通立交两座,总投资约7.95 亿元。
作为展示河源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迎客大道的景观建设。在借鉴和分析厦门环岛路,深圳深南大道、滨海大道等国内道路景观成功典型后,道路设计方提出了见山、见水的设计理念,根据路网规划和城市规划定位,对中央绿化带、人行道、侧绿化带进行合理景观美化,形成“绿色长廊”。
本报记者 黄仕忠/文 谭兴孚/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