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旬老汉受惠我市惠民廉租房制度倍感欣慰拉起二胡
采访对象:朱伟忠,男,60 岁,廉租房住户
去年1 月,我圆了住房梦,实在没想到。已近 60 岁的我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这得感谢政府推出的惠民廉租房制度。火车站站前街的廉租房,面积虽不大,但很温暖,通风采光好,用水用电方便,让我的生活与以前有了天壤之别。我当兵退伍后在一单位上班,1993 年下岗后,一直无固定工作,一家四口收入都不稳定,没有积蓄,一直靠租房子居住。为了节省开支,只能经常搬家选择房价最低、面积最小、地段偏僻的房子租住。租金便宜的房子往往漆黑、潮湿,让人不舒服,常生病,但也只能忍受着。
住进廉租房前,我租住在新江路一民房里,每月的房租是350 元,对我们家庭来说,确实有一定压力。2009 年,我从媒体里了解到我市加强廉租房建设,为住房困难群众解决住房难题的情况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了市解困办。我不认识里面的任何一个人,没想到,这里的人相当好,为我提供了一些政策性的资料,教我如何准备资料进行申请。此后,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级填表申请,不到半年就批下来。
说实话,拿到廉租房的钥匙后,我感动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没花一分钱,没请一杯酒,就能住上宽敞亮堂的廉租房,实在是不敢想象,让我体会到了解困办确实是一个为群众解决困难的好部门。廉租房每月每平方米的租金为1 元,50 平方米共50 元,相比以前,省了一笔开支,减轻了我的心理压力,心情好了,身体也一下子好了起来。
廉租房周围环境较好,交通方便,周围人气旺,心情好起来的我,又拉起了多年未拉的二胡,安享晚年生活,每天都与朋友在火车站广场健身娱乐。朋友都说我这两年来,脸色好多了,身体也硬朗了。我说,这得感谢政府,让我有一个好心情,花很小的房租,就能住上廉租房,心情好,身体就好。
背景:2007 年,政府开始着手建设廉租房,以解决城市最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目前,该项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市区已有230 多户低收入家庭享受到这一政策的照顾。针对近年来逐渐增多的“买不起房又达不到廉租房租住条件”的“夹心层”,2008 年政府开始研究公租房建设工作,到今年,首批政府直建公租房项目正式动工。市直位于市区西环路石苟坪保障性住房项目总投资约2000 万元,占地面积约50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000 平方米,预计明年7 月底前可竣工交付使用,届时将使160 户家庭受益。“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建设各类型保障性住房1.9 万套,利用廉租住房补贴和住房货币补贴以及实物配租新增解决2 万户住房困难家庭,市区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 平方米,实现家庭住房小康水平。
本报记者 黄仕忠 文/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