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闻点评
本报11 月21 日报道:一女子购买了一袋大米,在永福农贸市场前过马路时,装大米的袋子突然破裂,大米散落在马路上了。附近居民看到后,纷纷拿着工具前来帮忙。
点评:一件普通的好事能见诸报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思考的追问:假如时光倒溯二十年,这事儿会成为“新闻”吗?
本报11 月21 日报道:源城区玫瑰新村一个12 岁的男孩在两个月内纵火8 起。据村民们反映,男孩的父亲谭某平日里性格偏激,稍有不如意,便对邻居大施拳脚,有时甚至动刀子,儿子小冰(化名)也是出名的“不好惹”。
点评:“养不教,父之过”、“亲师友,习礼仪”……不仅谭某,天下很多父母都应该和孩子们一起,认真学一学《三字经》。
本报11 月21 日报道:投资 100 亿元的中兴通讯、投资45 亿元的东江·巴登城和投资40 亿元的东江商贸物流城(二期)于11 月19 日举行了奠基、动工仪式。投资210 亿元的广东汉能也正式投产,广东第一片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走下了生产线!四大项目总投资额近400亿元,全部达产后产值超过2000亿元。
点评:昔日的“环保包袱”,成为了今天吸引战略性新兴产业落户的最大优势。守护青山绿水,就是守护我们的长久幸福。
本报11 月23 日消息: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华哥”的市委书记陈建华率各县区、相关市直部门负责人,再次与网友代表畅谈河源教育、交通、医疗、农村建设、城市管理等各类话题,并表态:要让网络问政进行到底!
点评:只要主事者不麻木, “有关部门”不空谈、不推诿,网络问政就不会成为“浮云”,就有了 “进行到底”的力量与根基。
本报11 月24 日报道:11 月 23 日,和平县贝墩镇人、常住广州的残疾青年朱明建回到家乡,体验乘坐公交车。记者随访发现,大部分他所乘坐的公交车都允许其免费乘坐,但仍存在个别司机拒绝给其优惠。对此,朱明建感慨“河源公交太不给力”,并已向市交通局投递书面投诉信。
点评:值得注意的是,21 日,朱明建曾前往毗邻的惠州市免费乘坐公交车,并未遇到阻扰,这只能说河源乡亲“太不给面子”。而 “面子”,却往往与一个人、一群人的“底子”相关。
栏目主持:蒋安春
上一篇:解决校车问题非要聚焦校车吗?
下一篇:农博会上的那些事儿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