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盼《高考天问》为拆除高考“独木桥”下注脚
日前,广东公布今年的高考分数,全省近70万考生中约32%能够上本科。当教育界还在为普及高中教育努力的时候,“普及大学”的脚步似乎紧跟上来。
在放榜的日子,高考状元等词语炙手可热。社会关注的焦点都投向这些稀有人群身上。
为防止关注度的泛滥成灾,我省继续延迟公布全省高考前十名排名情况,但不会影响这些学生填报志愿。也就是说,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状元, 但学生心里有底, 家长、学校也不糊涂。因此,在按分数、排名选填志愿的情况下,暂缓公布排名的效果并不大。此外,鉴于各地教育考核排名,类似排名、选填志愿早已炸开锅。譬如从新浪微博也能发现河源“高考状元”的相关信息。
高考放榜,有多少家庭欢乐?至少高考状元、考入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家庭是欢乐的。笔者相信,从几万、几十万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这些人的素质必定超一流。高考不只是在比拼知识,无数专家早已印证。只是,在当下倚重高考的情绪下,原本是状元家独乐乐,却被拉到公众面前“暴晒”成了众乐乐。公众流露的复杂情绪,连“状元” 也摸不透。
今日的状元、天之骄子,应该是未来杰出校友,从此和母校结下不解之缘。对学校来说,除增强知名度、关乎高考排名,更多是对激烈生源大战的考虑。对企业来说,关注度意味着消费市场,他们当然希望状元充分地、全方位地“ 暴晒”,如果阳光不足,便拿来凸透镜(聚集阳光) 照射状元,双方当然早谈好了价码。于是,状元充满商业味儿,众家长还未看出孩子成为状元的潜质,却消费了何止成百上千块。可见,除了状元家独乐乐,其他人对分享、传递这份微小快乐似乎兴趣不大。
高考放榜后,多数家庭不快乐了。对未获理想成绩的考生, 做 “高四复读”的决定并不艰难,他们也多虑起来,复读并非“零风险” 的选择。多数家长没有因孩子考入大学而松一口气。市民王先生的孩子高考成绩不错,准备填报华南农业大学。还没踏进大学校门,王先生却已在谋划孩子毕业的出路—— 进入对口的公务员单位。此类不可或缺的多虑,造就中国式父母。
既然如此, 真正快乐的又是谁?最近,电视评论《高考天问》(详见河源民生论坛: http://bbs.hynews.org/thread-292735-1-1.html ) 受到追捧,从中可发现快乐和不快乐的理由。其实,公众不快乐并非源于高考, 要打破电视评论的悖论,可以从革除垄断意识着手,首先要改变我们的意识。
放榜, 让该快乐的变得不快乐,不快乐的仍旧不快乐。中国父母将会考虑很多,但饭还需一口一口吃,请不要揠苗助长。对未来的焦虑,使高考的价值越来越轻。我们能否回到原点,像高考当天,家长给孩子以天然的信任,也让孩子能好好体验即将到来的大学。一步一个脚印,步履踏实天地宽,欢乐的总归是大多数人吧。
周秦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