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一周新闻点评

     本报7 月16 日报道:记者调查发现,在城市街道上,不仅自行车越来越难找地方存放,连过去随处可见的自行车修理铺也渐行渐远,特别是在城市主干道、新兴居住区等地方,几乎难觅修车店。

      点评:绿道多了,自行车一族再度兴起,随之而来的是对修车服务需求的增长。记者调查发现,一方面市民在主干道和新兴居住区难以找到修车点,另一方面是“潜伏”在老街巷的一些修车点生意冷清。要消除这种矛盾现象,既需要城管部门对修车铺多点宽容,也需要修车人自身转变观念,跟得上自行车发展的潮流。因为,老一套的修车工具和材料,必然难以满足新兴自行车族的需求。

      本报7 月17 日消息:市文明办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河源好人”推荐评选活动,政府单位、社会组织和市民可推荐身边的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 5类好人。

      点评:“晒一晒”身边的好人,让做好事者得到尊重,可以唤起更多人向善的力量,让“热心”、“老实”不再成为“傻”的隐晦贬义词。

      本报7 月17 日报道:记者在市直企业用工暑期招聘会上了解到,不少企业出现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出现“招工难”问题;另一方面,求职人员则多抱怨“找工难”。

      点评:企业感叹“招工难”,求职者则抱怨“找工难”,两方诉求的背后都有诸多因素。从就业观念来说,80 后、90 后和父辈已经有很大不同。父辈们挑工作更求找到一个“铁饭碗”,年轻一代则总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徘徊,想要找一份契合理想又能缓解现实压力的工作自然不易。另一方面,80 后、90 后的文化素质基本高于父辈,但却没有老一辈那么能吃苦,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却总是仰望星空,自然和企业的期望值相差太远。就企业来说,单纯地靠提高工薪来招揽人才也不是良策,营造一种具有人文情怀和发展空间的企业文化,才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长久之计。

      本报7 月19 日消息:日前,中国地热委员会专家组到和平县,对该县申报“中国温泉之乡” 称号工作进行考察指导。

      点评:申报“ 中国温泉之乡”,对和平县甚至全市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但值得思考的是,诸如“中国蜜蜂之乡”、“中华恐龙之乡”的牌子,我们已经拿下好多年,但有些牌子只是在墙上挂挂,既叫不响也擦不亮;有些虽然叫得响,却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假如这些牌子只是一块空壳,或者是口头上的一句宣传语,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争取实无必要。所以,拿下牌子后,还要在怎样把它打造成“金字招牌”上多下功夫。

      栏目主持 蒋安春






上一篇:和平县温泉地热资源量一日7千吨申报“中国温泉之乡”
下一篇:高温“烤”验槎城“公德”含量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