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何忠友调研时要求大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本报讯(记者 蒋安春)“文化河源”要怎样打造,“文化崛起”应怎么实现?昨日,带着这两个课题,市委书记何忠友到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调研。他指出,文化建设要为河源的经济发展增添内涵,注入活力,要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今年以来,我市宣传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做好主题宣传和舆论引导,继续挖掘、弘扬“两地”文化,推动了一批文化设施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何忠友指出,宣传部门要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主动应对舆情,用事实来消除流言;要运用宣传的力量让大家思想往一处去,劲往一处使,做到凝心聚力;要在树立榜样、提炼精神上下功夫,通过榜样的力量鼓舞一代人;要继续做好“两地” 文化的挖掘,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建设利用好文化基础设施;要把 “创文”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抓手,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怎样才能推动河源“文化崛起”?在市文广新局调研时,何忠友认为,一方面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要通过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为河源的经济发展增添内涵和活力。特别是在“文化河源”建设上需突出本土特色,在对过去的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弘扬时,也要注意锤炼当今的文化元素,做到古为今用。
他要求,文化部门要大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做到文化惠民,因为“群众喜欢的才是最好的,群众参与的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活动和文化设施的建设一定要让群众喜欢、认可;同时,要大力改革创新,发展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的规划、策划上多下功夫,做到群众喜闻乐见,游客游有所得;要大力培养文化人才,打造文化精品,在人才培养上既要注重引进,也要重视自己的培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