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党的十八大代表张雪萍表示 教育“创强”需要因地制宜

     本报讯(记者 刘曦)“这两天我们都在讨论教育问题。”前晚,党的十八大代表张雪萍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专访时表示,教育“创强” 既能完善乡镇学校的教育设备,又能缓解学校教师资源短缺问题,使孩子获得更高质量的教育。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里谈到教育问题时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在广东代表团的分组讨论中,关于教育问题的探讨掀起了小高潮。张雪萍就如何看待教育“创强”过程中,为整合教育资源,撤并“麻雀”学校所带来的问题时说,“创强”工作非常必要,但不能搞一刀切。据了解,在十八大召开前夕,张雪萍到龙川6 个“创强”成功的乡镇调研发现,通过“创强”,学校的设施设备得到完善。在中心小学里,以前没有的计算机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但她同时表示,“创强”不能搞一刀切,要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进行。在她调研的小学中,有学校考虑到孩子的安全和自理能力,四年级以下的学生留在山区教学点上课,四年级以上的孩子到中心小学上课,这样既保护了孩子,又能提高教育质量。通过整合之后,撤销的教学点的老师转到中心小学工作,还可以解决教师资源短缺问题,提高乡镇学校的教学质量。

      张雪萍坦承,实施教育“创强” 后,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中心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突然增多,给原本就不充裕的教师队伍增加了管理难度。目前,乡镇小学教师结构不均衡,美术、音乐、英语、电脑老师缺失,她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大对老师的培训力度,进行转岗培训,使新增的教学设备能得到充分利用。对此,党的十八大代表、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表示,对于“创强” 带来的资金缺口,省里将会投入一笔资金用以支持“创强”,使教育均衡发展。






上一篇:市第三届运动会启幕 首个比赛日老年人气排球展开鏖战
下一篇:市直多部门积极帮扶中洞村 昔日贫困村面貌已焕然一新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