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河源市第三届运动会开幕


     昨晚,河源市第三届运动会在市体育馆隆重开幕。在23 个比赛日里,来自五县一区、市直线口组、大中专院校的23 支代表队、 2000 余名运动员将向303 枚金牌发起冲击。市委书记何忠友宣布开幕,市长彭建文致开幕词。

      本报记者 陈仕平 摄

开幕式上多姿多彩的文体表演倾倒现场观众。本报记者 陈仕平 摄

   

  本报讯(记者 谢素德)昨晚,河源市第三届运动会在市体育馆开幕。在23 个比赛日里,来自五县一区、市直线口组、大中专院校的23 支代表队、2000 余名运动员将向303 枚金牌发起冲击。

      当晚8 时许,伴随着欢快的运动员进行曲,来自全市各县区、市直线口组和大中专院校组代表团的运动员,迈着矫健的步伐,精神饱满地步入会场。接着,全场起立,面向国旗,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入场仪式结束后,市长彭建文致开幕词。他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体育工作作为凝聚人心、振奋士气、推动发展的桥梁纽带和强大动力,强力推动体育工作。全市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体育场馆设施不断完善,竞技体育屡创佳绩。彭建文指出,每4 年举办一届市运会是市委、市政府落实“体育强省”战略和“奥运争光”计划,全面检阅体育工作成效,提升国民身体素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建设幸福河源的重要举措。他要求,要以市运会为平台,把体育精神转化为促进河源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市运会为杠杆,推动竞技体育上新水平;以市运会为契机,切实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健康发展。

      8 时45 分,市委书记何忠友宣布:“河源市第三届运动会开幕!”此时,体育馆内绚丽的礼花、如潮的掌声,将整个会场渲染成欢乐的海洋。

      在开幕式上,还进行了规模宏大的文体表演。据悉,本届运动会是建市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参加人数最多的一届体育盛会,将设代表团奖牌奖、代表团总分奖及体育道德风尚奖等三大奖项。比赛从本月12 日开赛,截至昨日,已结束了老年人气排球赛,市直线口组乒乓球、中国象棋,大中专院校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中国象棋等项目的比赛,共决出金牌44 枚(不含带分带牌)。目前,县区组龙川代表团以5 枚金牌高居榜首,源城、东源排名二、三位;市直线口组政法、政府、财税金融位居前三名;大中专院校组河职院代表团以17 枚金牌遥遥领先,市高级技工学校、市理工学校居二、三位。副市长朱蔚蔚主持开幕式。

      市几套班子领导出席了开幕式。闭幕式将于12 月5 日在市体育馆举行。

 

现场直击

 

逾千名演员舞热体育馆

     随着百花仙子在体育馆内翩翩起舞,第三届市运会开幕式上的“活力河源·幸福家园” 大型文体表演拉开了序幕。“客家古邑·万绿河源”客家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让观众们大开眼界,大家纷纷拿起相机和DV记录下燃情一刻。

      梦幻的恐龙世界,百花仙子的传说,多姿多彩的花朝戏,神奇的桃花水母…… 昨晚,记载着客家古邑两千多年丰富客家文化、展现着万绿河源一幅幅壮丽山水画卷的节目一一上演。当晚开幕式上的文体表演,分序幕《百花仙子舞翩翩》、上篇《古邑情韵》、下篇《激情舞动》和尾声《奋进吧河源》。节目既有威风锣鼓的喜庆表演,还有少儿民间艺术板凳龙、魅力之舞以及青春活力的健美操等表演。从小娃娃到成年人,大家表演着极具河源特色的音乐、舞蹈、民间艺术和群众体育节目,营造出热烈、团结、欢庆、昂扬、奋进的和谐氛围。

      临近尾声,在市运会会歌《奋进吧河源》的伴奏下,全体演职人员在体育馆内与两条金龙一起舞动,无论是演员、运动员还是观众,无不沉浸在这欢乐和谐的氛围中。

      开幕式总编导张冠初告诉记者,文体表演总时长60 分钟,演员主要来自本市学校、文化团体和武警支队,以板块、拼盘式的结构表演展示了我市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成果,为推进文化河源崛起,建设幸福河源扬民气、鼓士气、聚人心、增团结。

 

 

筹备情况

探索社会化办赛模式

     记者从组委会获悉,本届市运会积极实践探索社会化办赛、市场化运作的路子,指定企业负责本届市运会广告招商并受理公益捐赠,筹资解决80 万元经费。

      市体育局负责人表示,为做好筹备工作,本届运动会组委会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举办比赛,探索社会化办赛模式,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全民健身活动运行机制。市体育局局长刘永颂表示,社会化与产业化是体育发展的趋势。利用体育赛事特有的宣传效应,利用运动会冠名的广告效应宣传企业和产品,使比赛活动得到企业资金上的支持,这是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形式,也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惯例。本届市运会市场化运作是有益的尝试,将对今后河源社会化办体育、市场化办比赛提供经验借鉴。

 

访谈实录

敢干敢试敢探新路子

     省体育局副局长高敬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年来,河源千方百计克服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困难,积极探索适合山区市体育事业发展的新路子,敢干敢试,敢说敢做,打造了“激流回旋”这个竞技体育拳头品牌,成为广东乃至全国激流回旋项目的“领头羊”。

      据介绍,我市目前已为省以上运动队输送了100 多名优秀运动员,胡明海今年参加了伦敦奥运会皮划艇激流回旋比赛获得第 6 名,创造了我国运动员在此项目的最好成绩。高敬萍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也充分体现了河源体育工作的成果,展示了河源人民热爱体育、建设幸福家园的决心。她希望我市以举办第三届市运会为契机,积极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努力实现从“举办体育”向“谋划体育”转变,从“传统体育”向“民生体育”转变,从 “粗放体育”向“集约体育”转变。

      本报记者 谢素德






上一篇:发行讲座教会本报发行人员为订户着想
下一篇:我市贫困户受惠扶贫双到工作 人均年纯收入将超7000元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