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是不是一场“苦情戏”
“爸爸,我错了,请你原谅我!”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生连喊9 遍,“扑腾”一下跪在父亲面前,全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11 月5 日,这感人一幕发生在云阳县普安乡小学校的一堂感恩励志教育课上。类似的感恩教育最近频频在各地上演,也引来各方争议。
正反:
“孝德课”真实又美好不可否认,让学生、老师和家长一起上“孝德课”,无疑是学校独具匠心的刻意安排,说直白点,学校组织的是一场“孝德秀”。但这场“孝德秀”显得既真实又美好,“秀”出了尊老敬老的道德风尚,“秀”出了感恩父母的生动一课。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们没有理由质疑和指责,而应该感到欣慰和震撼。尊老敬老,心存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现在,这种美德被金钱和物欲冲击得支离破碎了,家长越来越不受到子女的尊重,而子女越来越让家长失望,代际之间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学校迫切需要开展这样的“感恩教育”,经常给学生上一堂“ 孝德课”,用这样一种洗涤人心的方式,去唤醒学生们的道德情操,去启迪孩子们的感恩情愫。把真实的生活搬上操场,让学生亲身将孝德和感恩“秀”给自己和老师、父母看,其感化人的效果,远胜过我们在讲台上枯燥无味的说教。
汪昌莲
——摘自“华龙网”
反方:
感恩教育不是“演戏”
类似的孝德课近年来时常可见,帮父母洗脚、向父母老师下跪,痛哭、忏悔、感动,感人的场景频频再现,说明当下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不过,少数学校的孝德教育过于重形式,而且形式过于单一,大多热衷于“忆苦思甜”,演“苦情戏”,动辄让孩子检讨、认错,而在那种运动式的场合、氛围之下,孩子们到底是受感染而情不自禁,还是为顺应老师、学校的旨意而有所“表现”?
倘若我们的孝德教育偏爱演苦情戏,会不会同样演变成完成任务式的 “作文”,刻意迎合老师、家长和领导们的意图?孝德教育、感恩教育,不妨多从生活细节入手,创造条件让孩子去经历,这或许远比空洞的说教或者刻意制造感恩活动氛围管用得多。
范子军
——摘自“观点中国”
栏目主持:蒋安春
上一篇:和平116处先秦古遗址令人惊叹
下一篇:博闻天下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