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闻点评
本报11 月19 日报道:昨晚,位于东江与新丰江交汇处的河源文化广场,灯火璀璨,流光溢彩,变成了一个梦幻舞台——在这里,中国第二届客家文化节于热烈喜庆的氛围中隆重开幕啦。
点评:客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岭南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我市作为纯客家人地区,举办中国客家文化节,不仅在于弘扬客家文化、彰显客家精神,推动客属地区的文化大交流、经济大发展,更有利于进一步打响“客家古邑”文化品牌,加快文化河源建设步伐。
本报11 月21 日报道:今年2 月,因资金链断裂,某电子公司老板抛下100 多名工人逃债,至今下落不明。为帮助这批工人讨回工资,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源城法院依法查封拍卖了该公司的生产设备,所得的20 多万元资金发放到了100多名工人手中。
点评:欲做“老赖”跑路,不过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执法部门依法办事为民解忧,令人拍手称快。
本报11 月22 日报道:昨日,市民张先生逛美食节后有些感慨,他说因为逛美食节的人多,也引来了不少商家出来派发宣传单,但是不少市民接过宣传单后都是随手扔掉,不但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影响市容。
点评:创卫不易,保卫更难。笔者希望广大市民能自觉提高自身文明素质,共同爱护我们美丽的家园。其实,这对于每个人来说,许多小细节的改变,并不需要花费多大人力、物力、财力,只要有心,举手之劳就可以办到。
本报11 月21 日报道:从明年1 月1 日起,《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将文明驾车列入考试项目,并设置考试工作纪律 “高压线”,以此提高申领驾驶证门槛和新司机的实际操作能力。
点评:“新规”出台,意味着驾考从此拒绝“纸上谈兵”,因此让不少新手感到“鸭梨山大”,忍不住直呼怎一个“严”字了得。但是,感叹归感叹,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本报11 月22 日报道:每年 11 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节日前夕,记者在市区采访发现,多数市民知道有这样一个节日,但却说不出日期。
点评:翻查日历可以知道,感恩节并非中国的节日。笔者以为,市民能否记住感恩节的日期,与其本身是否存在感恩之心无直接关系,或者说中国有无感恩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有人曾说,有你,天天都是情人节。那么,常怀感恩的心,何尝不是天天都为感恩节呢。
栏目主持:吴志坚
上一篇:博闻天下
下一篇:美化公园 老城改造 社区服务 源城区改善民生工作惠民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