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拉开序幕
本报讯(记者 吴志坚)记者昨日从相关会议获悉,《河源市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及重点县帮扶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实施,未来3 年,省直部门和深圳市、中山市等帮扶单位及对口市,将定点帮扶我市283 个重点村及重点村贫困线下有劳动能力的3.7万户贫困户。
按照部署,到2015 年,全市重点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要超过当年全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0%,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或超过5 万元;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基本改变落后面貌。被帮扶的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要超过当年全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45%,实现稳定脱贫;贫困户家庭成员按规定全部参加新农合和农村养老保险;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贫困家庭成员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贫困户家庭适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不因贫困辍学,考上高中和高等院校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此外,还要完成省下达的7.235 万户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和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村庄9000 户农户搬迁安置任务。
如何使重点贫困村及贫困户实现真脱贫、早致富?记者获悉,我市将从突出产业扶贫、加强素质扶贫、推进基础扶贫、开展民生扶贫、落实财政扶贫、整合行业扶贫、引导社会扶贫等7 方面政策着手。其中,我市将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规模化生产模式,集中扶持重点村建设农业生产基地;筹集资金帮助重点村建立村级互助金(每村不少于15 万元),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启动资金问题;落实贫困家庭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入读中等职业学校、资助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学生上学等政策;对贫困户创业,在用电用水、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且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将可同时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政策;对市直单位负责帮扶的重点村,市财政将给予每村30 万元扶持资金。
此外,我市还将建立扶贫对象激励机制,由帮扶方与被帮扶方签订扶贫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对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帮扶单位完成任务的扶贫对象,给予优先安排扶持项目资金,否则暂缓安排。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