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获成效
本报讯(记者 吴志坚)市信用试点村首创“征信+扶贫+信贷” 资金支持模式,获副省长陈云贤肯定;推行食品、药品、农资、饮用水等企业法人“黑名单”制度,落实惩戒和淘汰措施……昨日,记者从全市“两建”工作会议上获悉,自去年 10 月启动“两建”工作至今,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市长彭建文出席会议时强调,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转变职能,大力加强市场监管体系建设。
据了解,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我市着力抓好具有先导性的基础工作,特别是和平县、市高新区两个综合试点地区和金融信贷试点行业,经过大胆探索,现已取得明显成效:在林寨镇信用村试点建设中,首创“征信+扶贫+信贷” 资金支持模式,截至去年底,累计完成信用户评级215 户,向14 户信用户累计发放贷款32 万元;作为试点的和平县上陵镇完成了18 个行政村5000 多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和评级工作。此外,和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三农”贷款专营中心已挂牌营业,创新推出了“创业贷”、“富农贷”、“商赢贷”3 大系列 14 个富有特色的信贷产品,较好地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
在市场监管体系建设方面,我市在市场准入、市场监管、质量机制、消费维权和社会监管以及食品、药品、饮用水安全等子体系建设方面,亦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在推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基础上,我市建立并推行食品、药品、农资、饮用水等企业法人“黑名单” 制度,落实惩戒和淘汰措施;建立 “工商E 线通”验资电子对比系统,实时查询企业的金融信用情况。此外,我市还建立了河源市食品举报快速反应制度,高效率处理食品安全投诉举报。
彭建文强调,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加快四大主体信用建设,推进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大力培育发展信用服务市场,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要转变职能,大力加强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要加快完善市场准入、质量监管、食品安全监管、消费维权等体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