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粤赣将联手严打非法采矿

     

紫金县国土部门捣毁某非法采矿点(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 蒋安春)江西、广东两省国土资源联合执法监察工作座谈会23 日在我市召开。记者获悉,粤赣两省将共同构建两省矿产资源联合执法机制,以进一步加大两省省际间矿产资源保护和对非法采矿的打击力度。

      边界矿产执法监管难到位

      据介绍,赣粤两省边界大多山高林密,道路崎岖,卫星图片难拍到、巡查难达到、信息难传到,边界矿产执法监管难以完全到位,尤其是在“插花地带”,一些违法分子与执法人员打“游击战”,甚至昼伏夜出进行偷采包括稀土在内的各种矿产;加之两省是背靠背检查,常出现村民到对方行政区盗采,一旦被发现,往往因找不到违法对象而不能及时立案查处。

      以我市为例,近年来在我市非法偷采的矿产,特别是稀土,绝大部分被卖到邻近的赣州市,再进一步进行深加工。

      针对这一情况,为进一步加大江西、广东省际间矿产资源保护和对非法采矿的打击力度,会议出台了《赣粤两省关于共同构建省际矿产资源联合执法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确定了联席会议、信息交流制度,建立了联合执法、研究交流机制。

      副市长李扬达认为,这一机制,将有助于我市与赣州市联手严打边界非法采矿行为,促进我市矿产资源的有序开发利用。

      可成立跨省联合执法队

      据了解,两省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重点分析研究两省交界处矿产资源非法开采形势,交流执法经验,拟定联合执法重点区域和联合执法方案以及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等方案。

      两省相关市、县(市)之间将根据需要建立信息情况通报制度,加强信息情况沟通与交流,及时相互通报辖区内的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其中,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逐步建立完善两省相关市县的视频监控管理平台、矿业权登记管理系统等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建立信息数据库,实现两省相关市县局域网的连接和融合。同时,建立12336 举报联系网络,并开通执法联动举报电话,实现“一地投诉,多地执法”。

      《意见》指出,两省相关县(市)对边界非法开采采取联合行动时,可以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成立跨省界联合执法队伍;也可以约定时间轮流开展边界实地巡查执法工作,清除省际间执法死角。在办理跨省案件时,实行“边界开采共同抓,处理问题再分家”的模式,共同打击矿产违法犯罪行为。

      李扬达透露,为加大联防联治的效果,我市将适时提高群众举报违法采矿的奖励金额。

      斩断幕后“黑手”是关键

      如何遏止目前非法采矿的猖獗势头?座谈会上,我市严打幕后“黑手”的做法获得与会人员的肯定。

      据介绍,2012 年8 月以来,我市启动了建市以来打击范围最广、整治力度最大、督查督办最严的打击非法采矿集中行动。截至今年3 月,查处并彻底捣毁非法矿点228 个,拆除捣毁矿池670 个,收缴稀土矿产品2412 吨,复绿512 个矿点。同时,我市在全市558 个非法矿点建立“矿山巡查监管责任牌”,并对打击非法采矿不力者实施逐级问责,严厉打击偷采矿产资源的违法人员和包庇、纵容非法采矿的“保护伞”,已抓获涉嫌非法开采者68 人,判刑 23 人,问责干部19 人。

      江西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总队总队长李桂春认为,打击幕后 “黑手”是治理非法采矿的治本之策,“矿产开采的利益驱动非常大,所以经常有江西的老板流窜到河源来偷采,但此前因为抓不到这些‘黑手’,导致违法成本偏低,执法成本偏高。”他说,河源的这一做法可有效整治非法开采之乱,值得学习借鉴。



相关热词搜索:粤赣 联手 严打 非法采矿


上一篇:13所军队院校将在广东招收251名应届高中毕业生
下一篇:省委常委 组织部长李玉妹到我市调研基层组织建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