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发挥主渠道作用打造“微河源品牌”33单位将开微博

“河源发布”是便捷、高效、经济的官民互动平台。本报记者 陈仕平 摄

     日前,市委办、市府办下发有关通知,要求加强全市政务微博建设。根据通知要求,我市将整合全市政务微博,通过建立全市统一权威的“河源微博发布厅”(即“河源发布”),将其作为市委、市政府传递信息、倾听民意、化解民忧、改善民生福祉、宣传城市形象的权威平台,发挥其发布主渠道作用和集群效应,打造“微河源品牌”。

      记者获悉,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和各县区等首批33 个单位将开通官方微博并加入“河源微博发布厅”。

      首批单位8月底前上线

      近年来,微博等新媒体快速发展,其开放性、快捷性、自主性的特点使网上信息形式和传播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此,各级政府和单位纷纷开设了政务微博,运用这一新媒体发布政务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汇集民意民智、塑造城市形象,提高运用互联网加强舆论引导和社会管理的能力。

      以市公安局的官方微博“平安河源”为例。自2010 年3 月开通以来,已有“粉丝”17 万多,发表微博 6000 多条,收到回复1 万多条,并推广社区民警微博27 个,共为民办实事、好事200多件。

      可以说,政务微博对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政民关系,提升执政能力和形象,创新社会管理,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市要求,各级各单位特别是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单位要分批开通政务微博,第一批33 家单位要在8 月底完成注册上线;鼓励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党政机关新闻发言人、网络发言人及党的理论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等公职人员开设微博。

      记者获悉,市委宣传部将协调相关部门陆续在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开通“河源微博发布厅”,分批汇集各级各单位政务微博,与主发布(“河源发布”)一起在发布厅展示,形成以主发布为龙头、各级各单位发布为支撑、上下左右联动的全市统一的政务微博平台。

      须及时回应社会关注

      通知要求,各级各单位要按照与职能权限相对应的原则,积极运用政务微博做好政务信息发布、政策说明、热点回应等。

      为确保各政务微博发布信息与回应关切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权威性,我市要求各级各单位组建微博发言人工作团队,并在内部职能机构及下属单位设立联络员;建立发布信息审定机制,实行“分类管理、分级审核”;及时发布信息,保持微博更新,语言风格应以真诚、亲民、务实为宜,并尽量以文字与图片、视频、音频相结合形式编发。

      各政务微博要建立回复和互动机制。我市要求,各级各单位要把搜集、研判微博等网上舆情纳入日常工作范畴,对网上反映的涉及本单位工作、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予以回应;积极审慎地运用“回复”、“转发”、 “评论”、“@”、“关注”、“私信”等功能;鼓励探索微直播、微访谈、微活动、微调查、微话题、微公益、微征集等新形式,主动与网民互动,服务大众。全市的政务微博还要通过“互粉”、互转形成合力,共同打造一个多渠道、多层次的政务微博平台。

      据了解,我市还将每年定期举办政务微博培训班,制定政务微博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对微博等网上受普遍关注、有关部门未予以及时回应的问题,由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进行督办;对因政务微博工作开展不力造成负面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严格依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政务微博不宜“说官话”

      政务微博的灵魂在于互动,如何与博友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腾讯公司华南区微博事业部经理李剑对我市政务微博的建设给出建议:少说官话,以诚待人。

      “官员开博伊始会感觉话不投机,别人不买账。主要是官话说多了,这里必须改。”他说,在微博这一平台上,大家都是平等关系,互相视为朋友,所以政务微博发言人切不可居高临下,尤其要诚恳待人,用心说话,大家就服气,哪怕讲错一两句,也会得到谅解。

      本报记者 蒋安春



相关热词搜索:微博 微河源


上一篇:市委市政府官方微博昨日上线
下一篇:市代表团远赴长沙 拜访印尼河源乡贤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