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市区供水献策支招
本报讯(见习记者 黄冉)受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长的影响,市区供水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日前,同济大学、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等机构专家,就市区供水管理方案的管网设计、水厂新建等进行进一步商讨论证。
据了解,新市区的用水供需矛盾尤其突出,今年新市区最大日需水量已达11 万吨,预计明后两年还将以每年1 万吨的速度增长,而负责新市区供水的青山水厂设计日产水能力仅为9.1 万吨,目前供水企业的水源供给已经超负荷运转,一旦供水设备出现故障,将对全市的用水造成较大影响。为加快供水系统的建设,保障市民的生活用水需求,市政府参照市区供水的现状,制定了多套供水方案交由专家组论证。根据拟定的设计规划,我市将在城北、城南各新建一座自来水厂,从新丰江水库取水,经由主干管接入压力分水口,将原水直接输送至两座自来水厂。
几天前,同济大学、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组成员,对市区现有的水产业项目和新水厂的选址进行了实地考察。专家们认为,市区总体供用水不平衡,总供水能力不足,供水设施缺少应对突发性水质的能力,及现有的两家水厂超负荷运行等问题,致使供水安全形势较严峻。对此,专家组成员实地考察后就新水厂建设、市区供水管网体系及供水的水质保障等分别提出了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俞国平表示,市区在新建水厂的同时,现有的供水管网体系必须新增大量的输水管道,新管直径要达到1.2 米以上,而原有的管道也必须进行延伸和改进。
上一篇:综合治理大气污染 保障环境空气质量
下一篇:我市加紧制定规划 促酒产业大力发展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