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逢上下学就拥堵 网友建议整治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

    18 日,为期40 天的交通秩序大整治活动又开始了,这次整治 “风暴”得到网友们的纷纷点赞。据了解,我市民生论坛的网友们在尝到之前“百日大会战”的甜头后,对于这次整治活动寄予厚望,表示 “一次次整治,一次比一次给力,效果立竿见影。”

     “严厉打击醉驾、飙车、闯红灯等各种交通违法行为,大力整治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环境,强化校车管理,加强全市道路交通设施排查,对标志标线缺少、设置不合理的交通设施进行整改,加强道路安全隐患排查,从源头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为我市‘创文’和市民的出行,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面对交警再次发力,网友们纷纷点赞称“给力”,“上次整治,道路比以前通畅多了,感谢交警的辛苦。”

  “就是要这样,一次次整治,一次比一次给力,效果立竿见影。”“很多车都因出现交通违法行为被交警处罚了,也因此听到一些‘不满的声音’,但现实情况是河源的交通秩序确实改善了,这对于无车族和一些遵纪守法的驾驶人来说,感觉很不错。” “希望这次的活动力度再加大,让安全有序交通一直保持下去,交通拥堵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也有网友提出建议,“校园周边道路要整治,每逢上下学拥堵严重。”“助力车、无牌车违反交通规则的,处罚要加大力度,起震慑作用。”“汽车遇红灯时压在斑马线上的,也要提出警告,这对城市的形象有画龙点睛的效应。”

     醉驾、飙车、闯红灯等各种交通违法行为频出,上下班高峰期,交通拥堵严重,面对这样的无奈,河源交通整治活动扎堆开展。这样严管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以 “酒驾”、“醉驾”为例,几年来,各地交警对“酒驾”、“醉驾”的集中打击,改变了很多人“喝酒驾车两不误”的习惯,“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成为都市生活的新常识。也就是说,执法者敢于严管的做法是有效的,通过引导不断提高的民众交通规则意识,最终形成一种全社会公民的道德自觉、自律意识。只有当遵守交通规则成为一种习惯,公民才能真正享受到“轿车时代”那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本报记者 郑婷影



相关热词搜索:交通 整治 秩序


上一篇:源城区人民法院试水微博直播庭审 众多网友转发评论
下一篇:市直公务员接受培训 力争做到多站在群众角度办事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