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采风团感受河源文化风情 建议举办“霍山笔会”
作家们听取有关恐龙蛋化石情况介绍。本报记者 陈仕平 摄
昨日,以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为团长的第四届“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广东行”采风团,结束了为期4 天的河源采风活动。期间,叶辛、吕雷、陈世旭等9 位中国文坛知名作家访佗城、登霍山、进古寨、游万绿湖,深入河源基层,零距离感受河源的文化风情,并为河源文化发展出谋划策。河源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作家们赞叹不已,亦激发了不少作家的创作灵感,当场挥毫泼墨,为河源作诗题词。
谈河源文化发展
22日,市委书记何忠友会见了采风团全体成员,并与成员们就河源的文化发展、生态保护、文化旅游等方面进行了座谈。何忠友说,河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要坚持 “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的理念,走生态文明发展的道路。他表示,虽然河源的文化资源很多,但是都没有很好地宣传出去,也没有形成很好的文化产业,这次中国著名作家们走进河源,通过近距离地了解和接触河源,对河源的推介宣传工作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一首歌、一部作品或是一部戏,就可以让一个地方家喻户晓,希望采风团成员们能为河源找到一个经典的、标志性的东西,把文化都汇集起来,让河源的文化发展壮大。
叶辛等采风团成员提出,河源要继续增强环保理念,让更多人看到大自然的美好,意识到大自然需要我们每个人保护。湖南省文联名誉主席彭见明、大连市文联主席邓刚等,还为我市的恐龙文化发展提 “点子”,认为河源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还没有真正把这些资源利用好,游客的参与性和体验性还不够,例如河源的恐龙博物馆,可以增设一些场景和设施,把它做成恐龙游乐园,或是像《侏罗纪公园》般的实景公园,让游客能参与进去,有身临其境之感,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带动玩具、服装、酒店等产业的发展,做大恐龙文化的产业链。
品河源文化风情
21日下午,采风团采风活动首站来到了中国古动物馆恐龙蛋馆,馆内数量庞大、形态各异的恐龙化石,令作家们感到震撼。叶辛表示,一走进河源就感到震撼,没想到世界上最多恐龙蛋化石的馆就在河源,河源对他来说是新的篇章,在接下来的采风活动中,将汲取更多的灵感,争取创作一本有关河源的书籍,在书的后面写下他们对河源的感受。当天,采风团一行还前往客家黄酒博物馆,了解客家酿酒工艺和传统生产工具、生活习俗等。作家们围坐一台,细细品味客家黄酒,大连市文联主席邓刚满饮三杯后认为,应该把独具特色的客家黄酒推介出去,让更多的人能品尝到。
伴着习习晨风,采风团在欣赏河源秀美风光的同时,对我市悠久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参观龙川佗城镇和霍山风景区后,作家们表示,龙川既有人文经典,又有自然景观,霍山可以跟当地的故事传说结合起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作家们还建议举办“霍山笔会”,除了请外地的作家来写,更要发展自己当地的作家,让市民都来参加,把自己心中的霍山写出来。
和平林寨古村有中国最大的四角楼古建筑群,作家们一进村就被四角楼古色古香的韵味所吸引,对造型独特的骑楼、美轮美奂的镂雕木刻等赞叹不已。叶辛随即向当地领导建议,林寨古村很有特色,不要把居民全部迁出,适当留一些人家,让整个古村活起来,同时要增强古村的人文性,挖掘古村的历史故事,并融入到每一栋四角楼里,让每栋楼都有自己的文化内涵。
“河源城边万绿湖,岭南山间一明珠;青山翠岭滴碧露,烟波万顷连天路”。在万绿湖风景区,叶辛面对浩瀚碧绿的湖水,在游船上当场即兴作诗,并与同行作家一起谈论采风活动感受。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吕雷说,河源生态环境好,缘于对青山绿水的保护。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作家的灵感之源。我们要努力加大对万绿湖的宣传和保护力度,并将其推向世界。
本报见习记者 谢素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