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徐寒做客“河源讲坛”作专题报告
本报讯(见习记者 谢素婵)日前,著名学者、书画艺术家、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徐寒做客河源讲坛,就“山水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作专题报告,认为河源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可在重视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适度开发,从而做大做强河源的文化和旅游产业。
山水名胜与文化资源有何关系?如何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 河源的文化发展与资源开发应该注意什么?报告会上,徐寒结合自身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多年的国内外旅游经历,引经据典,论道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历史和发展、保护和开发。他认为,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历史遗迹、建筑、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如河源的客家山歌、花灯、围龙屋等。河源对文化资源的开发要有长远的思考、宽阔开放的视野、清晰的规划,同时要加大民众的参与度,让民众自觉去弘扬本地的优秀文化。他表示一个地方名胜的打造和开发,最重要的不是豪华的设施或巧妙的设计,而在于它原来的面貌和赋予它的文化内涵,在“可游可居” 的传统追求基础上,多强化山水的精神内涵,也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挖掘。
徐寒在八年前就与河源结缘,并被河源优美的风景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吸引,以《河源赋》诠释河源的山水人文风情。他表示,名胜古迹也是一种文化的发现和输出,对当地的文化与文化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动天下,岳阳楼因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传颂千载,他作的《河源赋》,可以说为发现河源文化开了个头,希望有更多的文人骚客,能来关注河源这片好山好水。
市几套班子领导聆听了报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善平主持学习会。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