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绿湖入选国家重点支持湖泊
多年来,新丰江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陈仕平 摄
新丰江水库成功竞得国家5.93 亿元专项扶持资金。近日,新丰江水库参与由国家财政部、环保部组织的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竞争中,从全国 54 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首批15 个国家重点支持生态环保湖泊,既争取了中央资金扶持,又全面展示了河源生态发展成果,提升了河源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新丰江水库是我省唯一入围湖泊,也是我市目前获得的最大金额国家专项扶持资金。
省市合力最终脱颖而出
此次PK,历经申报、省级推荐、资格审查、初步竞选、现场评审、社会公示等多个环节。9月底,经过初步竞选,新丰江水库和高州水库入围广东生态环保湖泊竞争范围。10月底,经最终评选,新丰江水库成为我省唯一一个参加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竞争的项目。
我市参与此次全国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竞争工作,自始至终都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以及省环保厅、省财政厅等有关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省委书记胡春华批示,新丰江水库事关我省三分之一人口和香港700 万人口的饮水安全,在振兴发展的同时必须守住生态底线,保护好新丰江水库有一库好水,不仅是生态任务,更是政治任务。
市委书记何忠友、市长彭建文高度重视新丰江水库申报工作,多次指导项目竞争前期准备工作,并于10 月份率队拜访省环保厅寻求支持。在副市长谢春森的亲自布置下,市府办、市环保、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精心谋划、全力以赴,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项目总体方案、年度实施方案、申报文本、重点项目名单编制、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为新丰江水库成功入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月18 日,彭建文挂帅赴京参与PK 工作,与省环保厅总工程师陈铣成组织答辩小组进行现场陈述、答辩。陈述环节,彭建文着力推介了新丰江水库保护的重要意义:“新丰江水库是广东的生态屏障和重要饮用水源地,肩负着为珠三角和香港地区4000 万人提供饮用水源的重任,是名副其实的‘政治水 ’、‘生命水’和‘经济水’。保护这湖水不仅是河源的事、广东的事,也是国家的事,我们必须把新丰江水库提高到国家的层面加以保护与重视!”
最终,经专家评审的层层选拔,严苛考验,新丰江水库过五关、斩六将,从全国54 个申报的江河湖泊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
库区水质保护提升至国家战略
建于1958 年的新丰江水库,是全国第七大水库和华南最大的人工湖,蓄水量达139 亿立方米,是东江流域最重要的水质、水量调控中枢,源源不断地为惠州、东莞、深圳等东江下游各地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水资源。
历届河源市委市政府都清醒地认识到,新丰江水库水质的好坏,不仅关系着广东的社会民生和发展大局,也关系着一国两制下香港地区的繁荣稳定。多年来,河源人民始终牢记肩上的责任,坚持在科学发展中守住环保底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近五年来省市共投入13.4 亿元用于水库保护,使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 类标准。但在周边地区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水库水质呈现下滑趋势,水库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不过,新丰江水库入围国家重点支持生态环保湖泊后,将使水库保护工作得到强力的政策、资金支持。据了解,除将获得5.93 亿元中央专项扶持资金外,省、市、县还将配套相关资金。今后几年,新丰江水库通过发挥政策效益,按照“ 水系统筹、集中连片;保护优先、防治并举;综合施策、持续发展”的原则,全力开展新丰江流域污染综合防治和生态保育,有序实现水库的休养生息。
努力打造良好湖泊的生态保护典范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压力下,面对这来之不易的优质湖水,如何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如何以更小的代价取得更大的保护成效?专家指出,新丰江水库要以此次国家重点支持保护湖泊为契机,为我国南方丰水地区优质水源保护提供新思路。
根据省政府批准实施的《新丰江水库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确定的总体目标,新丰江水库保护将以保障珠三角和香港地区饮用水源安全为核心,坚持“生态特区”、“广东绿谷”的理念,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构建水体清澈、生态平衡、风景优美、人水和谐的新格局,从质和量上提高新丰江水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更有力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努力打造良好湖泊的生态保护典范。
按照《方案》的部署,在2013-2015 年内,新丰江水库将分年度实施56 个生态环保项目,项目概算总投资17.75 亿元。目前,所有项目都已获得批复,其中1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具体到水质目标,新丰江水库将以“控源减排、点面结合”为理念,重点推进新丰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力争到2015 年流域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5%以上,规模化养殖所产生污染物的治理达标率100%,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100%达标,在未来3 年内实现新丰江水库库区水域稳定保持Ⅰ 类水质标准。
面对专家评委,彭建文作出郑重承诺:“河源有信心、有决心,努力把新丰江水库打造成中国最洁净、最美丽的饮用水源地。”他表示,河源将在生态环境保护专项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下,严格实施东江流域水环境整治绩效与党政一把手考核挂钩等严格的管理规定,通过实施协调管理、跨区联动、投融资、监测预警、生态激励、督查考核等六大长效机制,全面开展生态安全评估、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监管能力提升、污染源治理、生态修复等五大工程,全力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努力打造中国最洁净最美丽的饮用水源地
广东新丰江水库参加全国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竞争立项陈述词
河源市人民政府市长 彭建文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专家:
大家好!我是广东省河源市市长,今天我非常荣幸能代表广东新丰江水库项目申报组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此时此刻,我感到压力很大,这个压力主要来自沉甸甸的责任,一份确保广东三分之一人口和香港地区水源安全的责任,一份为产生占全国 12%GDP 的地区提供水源保障的责任,一份巩固提升库区生态环境质量的责任。这三大责任,既是我们的压力,更是我们的使命!
第一,特殊的政治使命,要求我们必须把新丰江水库提高到国家的层面加以保护。
新丰江水库建于1958 年,是全国第七大水库和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水库水域面积370 平方公里,总集雨面积5800 平方公里,蓄水量139 亿立方米,是广东的生态屏障和重要饮用水源地,肩负着为下游的惠州、东莞、深圳和香港地区4000 万人民提供饮用水源的重任。保持新丰江水库一流的水质,不仅关系到广东的社会民生和发展大局,也关系到一国两制下香港地区的繁荣稳定。保护这湖名副其实的“政治水”、“生命水”和 “经济水”,不仅是河源的事、广东的事,也是国家的事,我们必须把新丰江水库提高到国家的层面加以保护与重视!
第二,艰巨的保护任务,仅靠库区人民自身力量不足以巩固提升新丰江水库良好生态。
作为广东环保任务最重的地区,河源人民始终牢记肩上的生态责任、政治责任、历史责任,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近5 年省市投入13.4 亿元保护水库,新丰江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但是,在水库周边地区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情况下,水库水质呈现下滑势头,并将危及供港水源安全。
广东虽然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但人均财力水平不高,而且区域发展也不平衡,曾经先后主政广东的德江委员长和汪洋副总理都不约而同地说过,全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在这里我要说的是,河源就是广东最贫困的地区之一。2012 年,人均财力只有1250 元,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因此,保护好这湖水,仅靠地方之力难以为继,要巩固提升新丰江水库的生态环境质量,还需国家的强力支持。
第三,有国家的大力支持,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把新丰江水库保护得更好。
特殊的责任与使命,要求我们必须像爱护眼睛一样来保护好这湖水,为此我们以水质最高标准Ⅰ类为目标,以流域污染综合防治和生态保育为重点,制定了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按照总体方案,我们将在 2013-2015年,分年度实施56个项目,目前所有项目都已获批复,其中17 个项目已开工建设。56个项目概算总投资17.75亿元,其中申请中央专项资金 5.93 亿元,中央、省、市投入比例约为 30%、30%、40%,目前省市项目经费均已落实。同时,我们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专项领导小组,制定了东江流域水环境整治绩效与党政一把手考核挂钩等最严格的管理规定,建立了协调管理、跨区联动、投融资、监测预警、生态激励、督查考核等六大保障机制,全力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在此,我向各位评委郑重承诺:我们将严格按照要求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和高效。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专家:有国家的支持、有各方的帮助,我们更加有信心、有决心把新丰江水库打造成中国最洁净、最美丽的饮用水源地,努力走出一条山川秀美、天蓝水碧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谢谢!
本报记者 刘曦 通讯员 黄佑添 张勇波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