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帮办》栏目为百姓服务受热捧
本报讯(记者 吴奕镇)为了更好与读者朋友沟通,更好地倾听群众心声,帮助有需要的市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从2 月 21 日起,本报借助报料电话、河源民生论坛、官方微博、微信在本报“民生新闻”版推出了记者与读者互动的栏目——《记者帮办》,栏目推出后,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关注,反响良好。
相关热词搜索:记者帮办 2 月28 日,栏目报道了宋女士欲为自己患有精神残疾的儿子办理低保,但是在过去两年中迟迟未果,在帮办记者通过走访管辖社区居委会、民政部门之后,根据有关部门了解到的情况,向宋女士提供一份办理低保的相关信息资料,帮助宋女士顺利提交低保办理的材料。宋女士与其家人对此表示感谢。此外,家住华达街附近的郭女士向栏目反映附近饭堂油烟扰民问题后,也在当天记者前往现场之后得以解决,事后郭女士在电话中表示:“谢谢《记者帮办》栏目,协商那么久没解决,你们来了我们的困扰也解决了”。
《记者帮办》推出后,栏目记者收到不少读者寄来的求助信件,甚至还有一些读者拿着报纸前来报社求助。而不少网友也在微博、论坛上对本栏目“ 点赞”,截至昨日下午发稿为止,河源民生论坛《记者帮办》版块点击、浏览量达到4万人次。
通过栏目,帮办记者因此也更了解社会,体察民情,及时有效地帮助解决了市民的一些难事。无论是平面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离不开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令我们感到欣喜的是,《记者帮办》栏目自开办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厚爱。近期,帮办记者队伍将走进更多社区,对居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解,为读者朋友提供更便捷、更直接的服务。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