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古邑文明谚语》面世 收录54条客家传统谚语
本报讯(记者 谢素婵)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联合编辑印行的《客家古邑文明谚语》于11 日面世。该书共收录54 条河源地区比较流行的客家传统谚语,包含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四大类。该书将于近期发放到市区干部职工及学生手中。
据悉,该书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善平主编,旨在进一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推进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积极挖掘和弘扬客家传统美德。
客家传统谚语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琅琅上口,是客家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的智慧结晶,富含许多颠扑不破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道理,时至今日,仍可古为今用。该书收录的54 条客家谚语,或从各地谚语中精选并改编,加以简单诠释,配以风格多样的漫画,图文并茂,以助理解,使每条谚语都可读、可感、可用。市民在念诵这些谚语的时候,可以感知到里面所包含的生活的态度、文化的承载、道德的传承和文明的传播。据了解,该书每条谚语用客家话行文,与普通话相异的文字,在括号里另有注明。
一位黄姓读者对“父正子唔(不)邪,母勤女唔懒”颇有感触。这条谚语的诠释是:“为人父母的,在家里面的一言一行,都被子女看在眼里。子女长期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行,就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子女会学着用来对待他们今后的为人处事上,正所谓‘近朱者赤’。为人父母者,不可不慎。”她表示,今后将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尽量做个好榜样。书里还收录了不少关于诚信经营、个人修为等的谚语,如“唔(不)怕唔识货,就怕货比货”、“人要衣裳,地要绿装”、“ 唔学坏样,一生安康”、“壶细易沸,量小易怒”、“树怕冇(无)皮,人怕冇志”、“学好三年,学坏三朝”等。
据悉,该书封面装帧活泼而富有童趣,每页饰以和平新联村谷贻庄角楼的“鹿角”及林寨古村福谦楼外景,突出了河源作为 “客家古邑”的特色。每页只有一条谚语、一个诠释、一幅漫画,彩色印刷,可读性强。市文明办负责人表示,拟于近期将该书发放给市区广大干部职工、学生和市民。
上一篇:我市冲刺“创文”提名资格将于8月前后迎检
下一篇:全市水利与三防工作会议召开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