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不只是狂欢的借口
本报3 月18 日报道:3 月份,一大波节日和纪念日蜂拥而来。在送走学习雷锋纪念日、妇女节、植树节、消费者权益日之后,我们又将迎来国际素食日、国际幸福日、世界睡眠日等。记者查阅资料发现,3 月份的各种节日和纪念日竟然多达32 个,而许多市民则表示,除了关注妇女节、植树节等外,大部分节日甚至没听说过。
点评:社会发展至今,各种节日五花八门,但许多节日却越来越乏而无味;人们过节的机会越来越多,但过节的方式却日趋单调,那么,如今的许多节日是否已经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而仅仅变成一个符号,这值得深思。的确,我们都爱过节,可有多少人能够准确地回答出每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核心要义? 以青年人为例,他们都喜欢过“洋节”,在圣诞节,狂欢,在情人节,与情人狂欢,在万圣节,带着面具狂欢。或许他们根本搞不清楚这些节日的来历和文化要义,而是简单地将其作为一个狂欢的借口,这其实已经与节日设立的初衷渐行渐远。个人认为,节日数量增多不是问题,喜欢过节也未尝不可,但如何让人们体会节日的文化内涵,彰显节日的多重属性,使节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文化选择和行为,才是关键所在。
本报3 月16 日报道:13 日,市委书记何忠友率队到市高新区企业调研。在详细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后,何忠友强调,要把握未来几年发展的大好机遇,依靠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市委市政府将着力帮助成长性强、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在3 年到5 年内快速成长,通过企业发展让市高新区“国家级”的招牌“硬”起来。
点评:密集劳动力推动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快要成为历史,“新常态”下,技术创新将接过经济发展的“接力棒”,成为河源经济凤凰涅槃的关键。过去,企业往往以做大为终极目标,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这从 “大”到“强”的变化,实际上就是其从依靠劳动力到依靠技术创新的转变。未来3 年,广东省将打响一场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推动全省工业企业开始新一轮技术改造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河源能够在这股浪潮中帮助多少企业打破技术壁垒,将影响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市的发展速度。
栏目主持:黄冉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