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闲话“慈母”与“孝子”

立夏刚过,后天又逢母亲节,有关母亲话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一如这日益渐长之暑气。有多久没有回家了?有多久没有叫声母亲了?有多久没吃到母亲做的饭菜了?有多久没听到母亲的叮咛和“唠叨”了?面对渐入暮年的母亲,那满头白发、那如弓般背影、那倚门守望眼神是否会时常刺痛你的心?

古圣先贤,无不劝孝。“百善孝为先”、“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些老古话无不彰显着为人子女应尽之伦理责任。母爱乃天生,如天降甘霖,霈然而莫之能御,其鞠育之恩,子女想报也报不完,正如诗经《蓼莪》所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何况岁月不待人,父母也不能长在。更有陆放翁的“早岁已兴风木叹,余生永废蓼莪篇”,正是人生长恨,千古同嗟!

然而当下,敬孝是说易行难。笔者朋友母亲七十多岁还在街头卖青菜,几个子女劝其歇一歇,谁想老母亲却教训说,怎么才叫孝敬老人?就是让老人自得其乐,干自己想干的事。那把老人整天困在家里不让干活的才不懂老人心呢,那也不是真孝敬。这番振振有词,几个子女无语以对。

当下,怎么才是真正的孝呢?换句话说,母亲,我们拿什么来孝敬您呢?是买礼物吗?买这又买那,钱花了倒不少。不过,有些老人家可能并不买账,多数是从苦日子过来的,礼物买了用不上,他们会心疼!是膝下厮守吗?“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也许有人说,对母亲最大的安慰就是常回家看看,守在身边聊聊天,谈谈心,让她知自己已经长大,已经成熟。这也许是对的。

有道是,水之冷热,饮者自知。“孝子”苦恼的莫过于未知母亲需要什么,然孝到底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也许只有各人母亲心里最清楚。不过,多少母亲倚门伫立,守着满园瓜果累累,等待儿孙归。回乡看看吧,不在于什么理由,不用带什么东西,见见就好!再忙也要回家看看,别让母亲期待的眼神等得太久。

母爱通天,木本水源,尽孝日短,抓紧时间。不在贫富,唯在心田。这不,刚刚过去的“五一”长假,市区一些景区也不乏有带着自己的母亲来游玩的一家人。在这当下,这很难做,然难得未必一定可贵。“孝子”只“孝”一家,如今远没有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想境界。民国学者俞平伯曾说,社会上添了一个孝子,他自己总是君子留点仪刑于后世,他的父母得到晚年的安享,效用至多如此而已;若社会上添一慈亲,就可以直接充分造就他的子女,他的子女一方面致力于社会,一方面又可以造就他的子女的子女,推之可至无穷。

其实,“孝子”难做,“慈母”也不轻松。一个孩子,自从呱呱落地,母亲就开始爱他,鞠之育之,不辞辛苦。稍长,令之就学,督之课之,唯恐不逮。及其成人,男有室,女有归,虽云大事已毕,父母之爱固未尝稍杀。母亲的爱未有终期,而且无时或松弛。如此说来,确实很难。

所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慈母”,往往以纯粹不杂功利的感情维系亲子的系属,不失之于薄,以缜密的思考决定什么该管,什么恕不,不失之于厚。在儿女未成人以前最需要的是积极的帮助,在他们成人以后最需要的是消极的不妨碍。子女有了健全的人格,能够恰好地应付一切,不见得会特别乖张地应付自己的父母,所以不言孝而孝自在。

其实,“孝子”也好,“慈母”也罢,不为别人,只为我们自己,为了也如父母一样即将老去的我们。言及于此,笔者想,假如有一天我们老了,我们的后代又拿什么来孝敬我们呢?也许,我们自己也说不清楚。母亲平安即是儿孙福,家乃一社会单元,一家家都平平安安的,整个社会也就太平了。一家家都快快乐乐的,整个社会也就幸福了。

张 涛



相关热词搜索:慈母 孝子


上一篇:为铁路部门变通叫好
下一篇:“恶导游”谁之过?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